第一百七十四章 研究所来人(第2/3页)

阎解成被吓得一哆嗦,满脸莫名其妙。

自己就问了声,干嘛朝他发这么大火?

李卫东来到农场的时候,发现这边多了几个新面孔。

一个小老头,领着几个三十岁左右的青年。

甚至还有一个领导模样的男子,此刻正在跟赵海峰说话。

“卫东,过来下。”

赵海峰看到李卫东后,就朝他招了招手。

“队长。”

“来,我给你介绍下,这个是咱们监狱的陈副正委。”

“正委同志好。”

“小伙子不错,大队长可没少夸你。”

陈副正委笑眯眯的看着李卫东。

当初挑选副队长,李卫东可没少惊掉人的眼球。

尤其还是大队长亲自提名,并且看好。

陈副也算监狱的高层,又怎么可能对李卫东没有关注?

这次周纪把事情报告了监狱那边后,就由他负责出面联系文物研究所的负责人。

只是没想到,对方会来的这么快,这么急切。

一大早,甚至他还没上班,人家就已经到了监狱门口。

他到了那边,干脆也没进监狱,直接把人给领了过来。

两人打完招呼后,赵海峰继续帮李卫东介绍。

“这位考古文物研究所的副所长,徐青平教授。”

“徐教授好。”

李卫东看着那精神抖擞的小老头。

“你也好,听说是你率先认出了那两个盗墓贼?”

“是的,主要是我刚好认识洛阳铲,加上那两人鬼鬼祟祟的,我就起了疑心。”

“小伙子,我代表文物研究所谢谢你,如果不是你,那座王侯墓一旦被盗,就是莫大的损失。”

徐青平说着,直接朝李卫东鞠了一躬。

“徐教授,您这是干什么?这也是我应该做的。”

李卫东赶忙避让开。

教授在没有变成叫兽之前,大部分教授的人品还是值得肯定的。

尤其是在这个讲究奉献,物资匮乏的年代,作为教授,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一声令下,八万人‘躲入’深山,隐姓埋名三十多年。

为了建设边疆,数十万人抛家舍业,奔赴大西北,奋战在最艰苦的地方。

还有无数人在默默的奉献着。

大国功勋就是对他们这代人,最好的诠释。

所以,徐青平此刻的道谢,完全发自真心。

“对了,徐教授,那座大墓您去看了没有?是不是王侯墓?”

见对方还想说什么,李卫东赶忙转移话题。

“刚刚在远处观察了一下这座果园,虽然还不能肯定,但那盗墓贼的话,八九不离十,就算不是王侯墓,但想必也是位身份尊贵之辈。”

作为考古方面的专家教授,徐青平对于风水堪舆还是懂不少的。

“卫东,干脆你陪着徐教授去现场看看,只要是合理的要求,咱们农场能帮就尽力帮,不过这座果园,尽量别破坏了。”

赵海峰冲李卫东使了个眼色。

之所以把新农场建在这边,也有一部分果园的因素,如果好好管理,这座果园产出的水果,绝对不在少数。

如今,果园下面多了一座王侯墓,挖掘是肯定要进行的。

但要是因此把整座果园都毁的乱七八糟,赵海峰就不同意了。

“是,队长。”

接收到赵海峰传来的信号,李卫东点点头。

当初孟大勇之所以选择那个位置,还要挖一条长长的通道,为的是遮人耳目,不容易被发现。

但实际上,如果不怕暴露,从果园正上方进行挖掘,又快,还又安全。

可那样一来,真要把这个古墓全部挖掘,清理出来,这座果园基本算是毁了。

等于让农场少了一个进项。

别说赵海峰,就连监狱那边也不会同意。

“麻烦你了,小伙子。”

徐青平又不傻,哪会听不懂赵海峰的话?

不过有现成的通道,只要不是偏的太离谱,他也不会大规模的从上面挖掘。

更重要的是,这果园是属于农场的。

他手底下这些人清理文物,做记录,研究还行,要说挖地,那实在是难为人。

所以,他还得指望农场这边派人帮忙,自然不愿意跟农场闹得不愉快。

现在的考古文物研究所别看发展的很快,但真要论起权利来,并不大。

像后世,甭管开发商,还是某些基建工程单位,如果遇到了古代大墓,都必须第一时间通知文物局,经过勘查后,如果没有考古挖掘的价值,那该怎么施工还是怎么施工。

但如果有重大发现,或者有研究价值,那么没得商量。

直接停工,换地方。

在徐青平的后面,那几个一起来的男子,也都在打量着李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