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我,李大富(第2/3页)

等待他的绝不是好茶好酒,而是保卫科冷冰冰的铐子。

至于说弄个手工磨,自己磨面粉,他想都没想。

他每天晒太阳,不就是为了能躺着,舒舒服服的吗?

又怎么会为了那点‘蝇头小利’自己找罪受?

有浪费的那个功夫,他光晒太阳也给找回来了。

只不过,他虽然做好了付出代价的准备,可对方张口就要三成,无疑是狮子大开口。

“您要这么说,那我也没办法了,回头自个买个石磨,放在家里自己偷偷的磨,保管神不知鬼不觉,无非就是口感差了点。

而且咱们的买卖,也只能到此为止,您不会以为,我真的缺张睡觉的床吧?

说白了,我买您的床,就是投石问路,给自己买个安全的门路。

这样,您赚了,我也省心。”

李卫东摊开手,明摆着对方如果还这样,那就干脆一拍两散。

“别啊,我说小兄弟,你怎么能说话不算话呢?我为了给你弄这张床,花费了多大的力气?你说不要就不要?还是不是爷们了?”

张云尚这下急了。

换床的小麦还没到手呢,就为了那几十斤小麦,弄个鸡飞蛋打,岂不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老爷子,咱们可是有言在先,我同意交换的前提是,您得先答应我一个要求,您如果连这都做不到,那还交易什么?”李卫东坦言道。

“那两成总行了吧?”张云尚看似是不得不低头。

“就一成!”

李卫东伸出一根手指头。

“那不行,三百斤小麦,一成才三十斤,我都张不开那张嘴,我那朋友如果不把手底下的人安抚好了,就等着被举报吧。”

张云尚语重心长的说着。

“老爷子,您先别着急,我话还没说完呢,这每个月三百斤小麦,只多不少,而且加工面粉剩下的麸子,我也都不要。

另外,我每个月可以以五毛钱一斤的价格,卖给您三十斤面粉,您看怎么样?

您老住这院子,总不会拿不出这点钱来吧?”

李卫东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

正好他手头不宽裕,从张云尚这里弄点花花。

只是价格,要比黑市上便宜了三毛钱。

唯一的好处就是安全。

“我要六十斤,价格就按你说的。”

果然,张云尚并没有在价格上说什么,只是把面粉的量提高了一倍。

“成交!”

“回头我给你个地方,你把小麦拉到那边去,然后就不用管了。以后的交易,也都按照这个方式,只要提前一天跟我说声就行。”

张云尚好歹也是老江湖,深谙小心谨慎的道理。

他这边可是胭脂巷,人来人往的,次数多了,难免会出岔子。

“好的。”

李卫东没反对,因为这样对双方都好。

两天后的晚上,李卫东按照张云尚给的地址,悄悄来到一处不起眼的仓库。

之所以耽误了两天,是因为李卫东先前催熟的小麦只够换紫檀木床的。

又晒了两天太阳,才把自己那份凑够。

李卫东躲在阴影里,等了足足十几分钟,见没什么动静,才悄悄来到仓库门口,然后把装在麻袋里的小麦从仓库中取出。

因为没有秤,所以李卫东只能用南瓜的分量来估摸,就算有点差距,也只多不少。

完成这一切后,李卫东才上前敲仓库的门。

此时的他,戴着一顶护耳朵的帽子,直接把脸遮住大半,如果不是非常熟悉的人,根本就认不出来。

“谁?”

仓库里,立即传来警惕的声音。

“我,李大富。”

这是李卫东新取的名字,也算双方合作的暗号。

只认名字不认人。

也就是说,如果李卫东不方便出面,完全可以找人代替。

打开门后,出来两个小伙子,也不说话,就自觉的往里背麻袋。

李卫东为了能搬动麻袋,所以并没有装满小麦,也就半袋。

很快,麻袋被搬到仓库里,昏暗的灯光下,七八个麻袋堆在一起。

其中一个小伙子迫不及待的打开一个麻袋,伸手抓出一把小麦,脸上随即露出惊喜。

毕竟游戏农场出产的小麦,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都是顶级的。

“特一级。”

将几粒小麦放在嘴里嚼了嚼,对方给出了一个评价。

“先过称吧。”

李卫东压着嗓子说道。

“稍等。”

两个小伙子明显很尽心,将所有麻袋一一打开检查了一遍后,才拿出一杆长长的称。

经过一番称量,最后得出的数字是975斤。

扣除属于张云尚的那580斤,还剩395斤。

比李卫东一开始说好的三百斤,多了将近一百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