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抉择(第3/4页)

之后的每一天,国子监和太医署的男生们奋力追赶落下的学习进度;太医署的女生们在强化实践之中,已经熟练掌握了妇科各种器械的使用方法。

太医署的门诊越发有名,排队看病的百姓越来越多。

可是,如果发生大地震,永乐宫里的所有人,国子监和太医署,甚至医院之前医治过的所有病人,为自己、他人或大郢做过的所有努力都会化成一场空,失去所有的意义。

郑院长、金老和两位数据工程师,几乎同时开始失眠,梦里总是纠缠着关于地震的所有印象。

九月底,郑院长和金老把“国都城可能发生大地震”的消息,发到了医院医护工作大群,单独屏蔽了魏璋与景和帝。

大群瞬间像炸开了的油锅,震惊之余就是沉默。

郑院长发起了群投票,直接分了“必须告知”“不必告知”“不知道”三种匿名选项,48小时过去,没有一个人投票。

但医护们日常下班的轻松像被搅散了一样,每个人脸上的笑容都少了许多。

妇产科、皮肤科、口腔科和骨科四科医护们更是如此,人总是与人接触中产生印象和对话,凭直觉了解,从一个完全陌生的人,渐渐知道姓名和秉性,成为一个鲜活生动的、有识别度的人。

日常接触越来越多,医护也好,大郢的芸芸众生也好,发现双方都为了心中的平安喜乐而努力度过每一天。

如果国都城会大地震,那些努力就都是徒劳。

也许是等得太久,崔五娘又亲自上山找郑院长和金老。

郑院长和金老却下意识地想回避,因为他们无法直视崔五娘满是尊敬和期待的眼神,只能暂且回说:“还没有最终的答案。”

第一次,崔五娘微笑着告辞;却在之后的几天,收到了崔家阿兄发来的询问书信,不得不再次上山。

“欺骗”二字就这样盘桓在郑院长与金老的脑海和心头,日复一日。

十月初十,郑院长把“国都城可能发生大地震”的消息发到了全院大群里,仍然屏蔽魏璋与景和帝,是三个选项,以及可能对应的最终结局,再也回不去了。

大群里说什么的都有,就像穿越前纷纷扰乱的网络一样,除了极少数人当场表示要回现代,更多人是“沉默的大多数。”

所有人都想回现代,可是回现代的关键是完成系统的六千人任务,没有医护人员,这个任务无法完成;医护又无法坐视自己救过的病人们死于非命。

更重要的是,下山的医护们面对无论刮风下雨都一大早来排队的百姓们,内心的无力感与日俱增,甚至生怕自己一张嘴把大实话说出来:

“别治了,反正很可能突然就死了!”

成了一个无限循环,像无比巨大的阴影阻挡一切阳光。

这种时候,没有人能独善其身,没人能置身事外,谁也说服不了谁,反复虐心。

十月中旬,天气已经很冷了,离池老预测的地震时间只剩一个多月,离回现代倒计时也只剩六十多天,该做出决定了。

因为预防地震有许多事情要做,通知晚了,准备不足,一样会死很多人。

十月十八,郑院长在医患大群里放了群消息:“不能再拖了,请尽快做决定,少数服从多数。”

正在这时,刑警老秦说了一大段思路清奇的假设:“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山。病人死了,大郢乱了,完不成任务,我们回不去。”

“退一步来说,我们告诉大郢,他们不愿意通知百姓,百姓知道了不愿意用预防或避险措施,结果还是一样。”

“我们终究只是过客,对大郢来说也许非常重要,但也许也不重要。毕竟,我们种花家自古多灾多难,分分合合,穷兵黩武过,也被铁蹄踏破过。”

“这个破系统就是看不得我们闲着,见不得我们舒服,出这样的难题太特么不是东西。那我们就选择告诉,看他怎么办?反正我们在这里也不愁吃喝,还倍受尊敬。”

群里不少人都发了各种微笑表情包,不得不说,这是事实。

正在这时,从来不在群里说话的心理医生莫然,也难得说话:“我分析这个系统的前十一项任务,看似治病救人,其实为大郢的繁荣昌盛铺设了太多事情,根本就是为了保护大郢而设的。”

“如果我们不说,大郢必定受到重创,与系统任务的目标相违背,前面所做的一切全都白费。”

“我选择告诉大郢,既然飞来医馆系统有任务属性,那就只有惟一性,守护大郢。”

这不就是妥妥的“说什么不重要,做什么最重要。”

二十四小时后,投票结果出来了,“赞成告诉”的占了89%,医护里面占了“100%”。

郑院长拿起手机通知魏璋和崔五娘,又通知了景和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