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过节(第4/5页)

司农寺官员完成所有的秤量以后,核算出土豆平均亩产一千九百斤,红薯平均亩产三千八百斤,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当下就带了这些日子的记录,拉了一车土豆和一车红薯进了国都城,送到宫门外。

不仅如此,官员们还照着小徐农仙的描述,写了土豆和红薯的各种吃法,烤着吃是最简单的。

当天,景和帝、皇后和太后,以及满朝文武,都吃到了香甜软糯的烤红薯,以及没那么甜但是很糯的烤土豆。

属实是满座皆惊的程度,飞来医馆真是众仙云集的地方,有飞来医馆的大郢如此幸运!

景和帝却想到一桩事情,问司农寺官员:“孤记得当初还种了玉米。”

司农寺官员又哭了:“小徐农仙赶春种的时候就说了,玉米种偏嫩不够成熟,可能种不出来。那么多亩地总共只收了一筐,全都留种,等到明年再种。”

景和帝微微点头,给了司农寺所有官员封赏,还另外给了司农寺治下农户们赏赐。

司农寺官员们满心欢喜地领了赏,高高兴兴地退下。

年龄很大的官员暗下决心,一定照着医仙的要求锻炼身体,明年才有可能尝到飞来医馆的玉米!土豆和红薯都已经这么好吃高产了,不知道玉米又该是何等美味?

……

国都城里,飞来医馆大厨下山进驻醉霄楼的消息,在当天就传播开来,早食的生意天天爆满,两位掌柜喜出望外之余,隐隐也有些心疼。

因为按照约定,剑南道二次赈灾时,醉霄楼按照飞来医馆营养师的建议,做了很多杂粮肉末胡饼作为赈灾粮一并带出国都城。

简称“痛并快乐着”。

同时,经过食堂大厨分批下山教徒弟,终于把醉霄楼的厨子们锻炼得可以上山实习的程度。

七月三十,厨子们特别认真地沐浴更衣,收拾包裹。

八月初一,他们在破晓出发,驾着醉霄楼的马车,装了用心准备的新鲜食材,用最快的速度通过延平门,一路向西,远远就看到了矗立的“天梯”,激动不已。

而对于医院全体工作人员来说,天气应了“七月流火”,气温降得很快,中午还是热,晚上很冷,虽然医院一年四季基本恒温,但进进出出还是有些不适应。

醉霄楼厨子上山的事情,忙碌的医护人员根本不知道,只是在当晚,食堂增加了醉霄楼的特色大菜——浑羊殁忽。

厨子们共扛一张大木盘走进食堂,盘子里放着的是一头完整的冒着热气和焦香的烤全羊。

医护人员有些懵,天刚冷就吃羊肉?还是烤全羊,好奢侈!

但是吧,端上来的明明是羊,为何报菜名的时候解释是禽类菜色?

正在这时,一位厨子拿出刀来,把羊肚子剖开,大家才发现里面竟然有一只烤鹅,哇!

厨子又拿刀把烤鹅的肚子剖开,里面是满满的肉和糯米饭。

醉霄楼的厨子们第一天上山,就感受到食堂特有的轻松氛围,大厨们和气但要求不低,会把事情说得很详细,与他们小时候痛苦的学徒经历完全不同。

所以,厨子们很用心地把烤全羊、烤鹅和糯米饭细分成若干份,足够让每位医护都尝个味儿,因为后来还有醉霄楼的特色菜——蒸猪肉。

医护们多少有些挑食,有些人不吃羊肉,但因为醉霄楼厨子特别的烹制方法,以及他们真挚的眼神,每个人都吃完了。

总结下来,羊肉有极淡的膻味,但因为复合香料的关系,混合以后肉香的味道更浓郁,味道不错。

接着,厨子们就端着一盘盘的蒸猪肉走到食堂,按四人一盘的份额上。

医护们望着热腾腾的蒸猪肉,以及摆在盘边搭配的复合蒜汁和金黄色面饼,觉得这也有点意思。

厨子给医护们示范,因为有些紧张,挟肉片的时候还差点掉在地上,总算稳住以后才将蒸得很烂的肉片捣蒜,淋上复合蒜汁,然后用金黄面饼包裹就可以吃了。

医护们有样学样,一大口塞嘴里,肉香蒜香和面饼的焦香混合起来,还让人挺有食欲。

蒸猪肉吃完以后,医护们见厨子们收走盘碟,里面隐约传来上菜的声音,没多久,厨子们端了一盘又一盘亮红色的、似曾相识的菜色走来。

走在近前一看,医护们惊诧地发现是螃蟹,顿时又惊又喜,思量着今年中秋节还没到就吃上了?

下一秒,他们就发现隐约有什么不对劲,这螃蟹是糖蜜腌成甜口的,老天啊,怎么能这样暴殄天物?直接水煮一下多好!

醉霄楼的厨子们因为医仙们吃了前两道菜,心中欢喜,以为第三道菜也一样受欢迎,万万没想到,医仙们的脸色神情能这么复杂,哪里不对吗?

食堂大厨见了,过来打圆场:“我们这里做螃蟹直接水煮,煮熟煮透,洒姜丝蘸醋,吃个鲜甜味儿。你们这做法,真不太习惯。”和巧克力馅的饺子有得一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