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第九项任务(第2/4页)

王强有一瞬间的无奈:“儿子哎,我和你说过,没网打不了。”

王一一高举着手机:“你说过的,信号满格就可以打,现在满了!”

王强拿过手机一看,抱着王一一小朋友聪明的脑袋瓜亲了好几下:“我儿子真是好样的。”

郑院长接完电话,后背沁出一层毛汗,告诉金老:“幸亏一大早没人用,只是绑了装竹子的小推车,麻绳就断了。如果有人在用,后果不堪设想。”

金老听了倒吸一口凉气,不幸中的万幸,紧接着就是担心:“梯索的麻绳、滑轮和固定构件都是同一批,磨损程度都差不多。”

郑院长立刻打电话给保科长:“保科长,梯索的麻绳断了,你看看有什么办法可以修,或者换掉。在置换完毕以前,停用梯索。”

保科长第一反应是手机终于可以用了,第二反应是:“郑院长,仓库里没有可以替换的绳索,全部都用光了,一根都没有!”

郑院长用对讲机通知抢救大厅,医护们转告太子,梯索磨损严重,暂时停用。

确实,当初做“梯索”只打算暂时一用,把身边可以用的东西都堆上去,怎么也没想到,“梯索”承担了越来越重要的运输作用。

按照之前的使用频率,“梯索”能坚持到现在才断三根绳索,就已经是不小的奇迹。

守在太子身旁的旅贲军队正脸都绿了,没梯索的时候爬山就爬了,一旦用惯梯索突然不能用,心理落差好大!

太子吩咐旅贲军队正下山,找能工巧匠准备更坚固的绳索。

队正苦着脸前脚走,郑院长和金老后脚就到了抢救大厅。

梯索完好可以用,太子下山就是过两天的事情;否则,以太子的身体下山难度很大。

更重要的一点,大郢强度较高的绳索,制作时间都很长,就算工部有库存,送上山也是桩不小的难事,也就是说“梯索”恢复使用遥遥无期。

太子听完郑院长的话,难得有些浮躁,梯索一天不能恢复使用,他就一日下不了山。旅贲军送信往返的时间,也会因此拉长。

郑院长又按人才统计表找了上次参与的工匠们,他们表示现代化工业制造的高强度绳索,以大郢的生产技术水平,完全不可能复制,材料缺得太多,设备更是想都不敢想。

这就意味着,只能等大郢赶制绳索,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去了。

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抢救大厅的所有人都异常沉默,太子坐在病床上一动不动,像尊木雕。

虽然着急,但是无解。

正在这时,医院所有开着的手机都收到了系统短信:

“飞来医馆系统恭喜您!第八项任务已完成,局域网已开启,祝大家通话愉快。”

“飞来医馆第九项任务,救治206名病患,将开启天梯装置,该装置将建在飞来峰北面陡峭悬崖处,可同时搭载两辆私家车或两辆液压叉车上下。”

局域网功能开启,对于医护人员来说,不方便的跑腿工作完全消除;但对病人和家属来说,意义不大。

难得的,这次功能开启,没能赢得全医院的欢呼喝彩声,远没有皇后谢礼令人激动。

抢救大厅里,郑院长和金老看完老年机的短信,先是大喜,紧接着就觉得棘手。

系统配备的“天梯”必定牢固耐用又方便,但更重要的是,这次系统狮子大口开,要治愈206名病患,到哪儿去找那么多病人?

之前有“梯索”,一百五十名眼疾病人上下山方便许多;贵女孕妇们毫不费力就送到山上,可是现在没了梯索,怎么往山上运这么多病人?

更加无解。

太子和张医师第一次觉得医护们,尤其是郑院长和金老,大家的心情都不怎么好,淡然问道:“大医仙,有什么为难之事?”

郑院长和金老并不打算让太子知道“飞来医馆系统”的存在,只能顾左右而言他,敷衍过去。

……

傍晚时分,急诊二楼的留观室又都变成了母婴病房,每个房间推门进去,都有一张婴儿床。

产妇们有选择无痛分娩,也有选择不上无痛,还有做了侧切的,有一位顺转剖……每一位产妇都顺利分娩,不论是生男还是生女,都健康平安。

因为有这么多产妇,妇产科谭主任在急诊二楼找了一个小单间,作为临时护士站,调了妇产科一半人手过来,围着这些产妇和宝宝们转。

向来干净整洁又安静的二楼,忽然多了婴儿啼哭的声音,莫名有种喜庆热闹的气氛。

另一方面,产妇们的乳娘和婢女,都被飞来医馆丰盛的月子餐惊呆,她们本就是高门贵女,做月子也非常注重调养,但在现代医学的营养均衡面前,仍然有不小的差别。

更重要的是,飞来医馆提供的纸尿裤,实在,实在……太好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