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让他们跪着(第3/4页)

“你们猜怎么着?”

武侯们内心是崩溃的,没看到天都黑透了吗?没听到山风刮得多厉害吗?还猜,猜什么猜?

魏璋轻轻摇头,用“朽木不可雕也”的眼神望着武侯:“陶石的阿耶,将他捆绑送上山,在众医仙们的注视下,让他负荆请罪……”

“可怜的陶石啊,被他阿耶抽得满背是伤,文浩医生缝了半个时辰。”

“这还是守门仙没受伤的情况下,你俩,哦,不对,你还打得守门仙流了鼻血。”

这下,武侯们抖得更厉害了,刚挨了一顿揍,在寒风中袒了衣服再挨一顿荆条,那肯定见不到明日的太阳!

对于武侯来说,向没有品阶的世家子弟或寻常百姓行礼,那是极为失格的行为。

他俩强行忍住向魏璋下跪求饶的冲动,只要那样做了,他俩立刻就不是武侯。

可魏璋这番话,明显是说给程兆尹、都尉和卫尉听的,他们听没听进去,听进去多少,全靠他们自己体会。

武侯们只觉得一阵寒意从脚底逆冲上脑,小命不保!

说完,魏璋再一次把门关上。

王强想到陶石被抽的那个惨样儿,无奈摇头,陶五下手是真的狠,那是下决心要把自己儿子抽死的。

没多久,门卫小屋听到了敲门声,这次不是武侯的声音,而程兆尹的声音,温和有礼,敲门声恭敬又有耐心:

“京兆尹程鸣,携京兆府都尉、卫尉,带着上次激怒大医仙的两名武侯,上门道歉。”

王强小声插了一句:“我闻到了血腥味儿。”

魏璋更小声:“在他心里,谁都可以拿来垫脚,能供他往上爬就行。”

王强哼了一声,狗官!

魏璋朗声道:“请稍等,某立刻进去通传。”

王强憋笑憋得肩膀直抖,魏璋不去当演员可惜了。

然后吧,魏璋真的走回急诊大厅,好巧不巧的,再次被金老抓了壮丁。

因为大郢农户们尝到了飞来医馆的晚饭,先被饱满单粒大而晶莹的米粒吸引,再被丰富多样的食材勾得胃口大开。

吃完晚饭,大郢农户们恳求金老能不能给些种子,菜秧也好,可以让他们去山下试种。

于是,农户们与果农们开始了第二次关于农作物种植的交流,一个柴齐明显不够用,这时候魏璋必须在场,因为他总能抓住事情的重点,而且一抓一个准。

魏璋十分上心,竭尽所能地翻译。

金老和郑院长一起,按照人才统计表2.0版,去病房取了原来打算培育成“猫草”的麦种2千克;然后再去食堂仓库,拿了不知道为什么会有的、完全没有脱粒的水稻,5千克。

一齐交到大郢农户们的手中,老徐立刻认出麦粒和水稻的品种,还报出了亩产量。

大郢农户们听完翻译,抱着沉甸甸的种子,听完老徐毫无保留地栽种技巧和注意事项,个个热泪盈眶、欣喜若狂。

飞来医馆不止医仙们妙手仁心,农仙、果仙个个慷慨大方、仁善纯良,这里实在是做梦都不敢想的好地方!

就在郑院长和金老琢磨着,该把大郢农户们安排在哪里休息时,他们忽然起身告辞。

大郢农户们的理由非常简单,连夜下山,就可以在明日上午到达半山腰,在国都城夜禁以前抵达,越早到达,越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来准备种植。

他们甚至请求“老徐”,请他有时间能下山一趟,到司农寺的良田里指导。

魏璋同步翻译。

老徐有些为难,然后爽快地同意了,不过下山的不是他,而是他儿子“小徐”,一个略显圆润的小胖子,戴黑框眼镜的书生型新农民。

大郢农户们再次恭敬地向老徐行礼,还留了一块腰牌,拿着腰牌就可以顺利到达司农寺的良田。

老徐盛情难却,收了腰牌,想了想,送了老农户一盏头灯:“下山路难走,戴上这个亮堂。”

老农户简直受宠若惊,戴上头灯、并打开的时候,被这前所未见的亮度惊呆了,这样趁着夜晚去农田除虫、夜巡,方便太多了!

魏璋把大郢农户们送出飞来医馆,并他们领到了“梯索”口,请崔家军将他们安全送下山。

农户们又一次被“梯索”的便捷震惊了,后来得知,“梯索”是飞来医馆工匠们和崔家军工匠们一起建造,并只用了三天两夜的时间,惊得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魏璋转身走回飞来医馆的门卫,望着两名被荆条抽得后背血肉模糊的武侯,在心里骂了一句“真狗官”,然后再次有礼地抱歉:“程兆尹,实在对不住,方才与农户们聊得甚欢……”

程兆尹自认“大丈夫能屈能伸”,即使恨不得把魏璋剁碎了喂狗,脸上也能堆出真诚的笑:“民以实为天,应该的,应该的……”

魏璋这才伸手:“程兆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