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诊金够不够 ?(第2/7页)

金老摆了摆手,示意魏璋起来,并告诉他,飞来医馆里不这样行礼。

魏璋平时也不拘小节,听完以后心情微妙地好转,然后又慢半拍地震惊,金老怎么会懂大郢话?还能说得这么讲究?!

又是一阵沉默。

魏璋到底是啥都不往心里搁的人,很快把刚才的尴尬失礼抛到脑后,问金老:“侄儿的诊金该怎么给?”

这……

郑院长、刘一刀和金老三人互看一眼,给桃庄村民治病不收钱也是迫不得已,毕竟是飞来医馆系统要求救治病人,既然是邀请上山,就只能当作义诊。

所以,这几日各科室尤其是急诊抢救大厅的开销哗哗的,郑院长只有心疼的份儿。

魏勤和魏璋出个门带这么多仆人,再加上病情确实危重,诊金当然不能免,更何况人家有自知之明,在手术室外的等候区准备了那么多礼物。

关于收费,郑院长和金老下棋时就聊过,医院大几千人的生活起居,营养科供应科仓库再大,也只能勉强维持一段时间,还因为事先留了各种植物的种子,可以支配的食材已经不多了。

所以,郑院长和金老互相使了个眼色。

金老驾驶着电动轮椅,原地转了一圈。

魏勤和魏璋的视线也跟着打转,也不知道这样的椅子要什么样的能工巧匠才能造出来?又需要花费多少才能造得如此完美?

魏璋秉持不能让长者久等的尊老美德:“容我家下人把准备的诊金都搬到这里,三位医仙们过目,看看够不够?”忽然发现仆人都不在身边,没人可以差使。

刘一刀拿出对讲机:“麻醉科,在不在?”

黑色的对讲机不大,声音不小:“麻醉科在,刘主任请说。”

“让魏家仆人把箱子都搬到急诊留观一室外面,哦,对了,让那个小男孩子翻译顺便带路。”刘一刀嘱咐。

“麻醉科收到。”

不到一刻钟,魏家家仆捧着大大小小的锦盒,在小男孩的带领下,到达留观1室外面,看到魏璋示意,赶紧把盒子打开。

在留观室的走廊灯照射下,闪到了三位老人家的眼睛,以及进留观室巡查的医生护士。

两盒各种雕纹的玉佩共十六枚,两盒形状规整的金珠比黄豆大,两斛珍珠,四盒字画古籍,六大盒绫罗锦缎,还有麻布袋装的成串铜钱……

医护人员们第一次见识如此昂贵且闪瞎眼的诊金,对“价值连城”这个词有了全新的认识。

……

金老内心隐隐抽痛,不管哪一样放到现代社会都可以坐地起价,可偏偏在医院里……只能当摆设,既不能吃也不能用……还占地方。

郑院长也很无奈,向金老使了一下眼色。

刘秋江主任对衣食住行非常随意,抽烟厉害而且无辣不欢,吃白米饭都要放一勺辣酱拌着吃。

偏偏营养科管控着所有人的饮食,病人饮食分流质、半流和普通饮食三大类优先,基本都清淡富有营养的。

还有许多特殊饮食,比如低盐低脂饮食,低盐低蛋白饮食,或者更加细分的低钠低钾低蛋白饮食……总的来说,多清淡的都有。

想要辣酱?那不好意思,营养科没有。

刘秋江主任连吃了好几天清汤挂面和白馒头,终于在进手术室前吃上了“特供饭盒”,味道真心不错,但没有一样菜是辣的!

想吃点辣的怎么这么难?!嘴里都要淡出鸵鸟来了!

医院里没指望,院外也许有希望呢?

所以,刘秋江眼巴巴地盯着那些锦盒打开,然后就是最彻底的失望,盒子里没有哪怕一点点可以进嘴的东西!

刘秋江主任很不开心,恶狠狠地瞪着郑院长,他就不信整个医院找不出一瓶辣酱!

郑院长向刘秋江使了个眼色,终于要谈到诊金这样正式的事情,别垮着脸!

金老点开电动轮椅的储物箱,从里面拿出一份手写稿纸,展开后递给受惊过度的魏璋,这张纸是金老、郑院长、营养科科长和供应科科长联合换算的收费表。

目前对医院来说,金银珠宝虽好,食堂面临着缺米缺面缺油缺食材等问题更突出;虽然也可以带着金银珠宝下山置换粮油米面,但是下山上山的运输是个大难题,太不方便了。

这张收费表就是诊金换算表,把医院所有的收费项目,换算成米面粮油等必需品,真正做到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魏璋的表情很空白,应该说是震惊过度后有些麻木,茫然地望着三位医仙,脱口而出:“仙人不辟谷吗?”

魏家家仆们同款震惊脸,我不理解却大受震撼。

金老非常和善地解释:“飞来医馆没有神仙,只是医术精湛而已。”

魏璋信吗?当然不信!神仙就是神仙,太谦逊了。

魏璋看完价目表的勾选项,命家仆准备文房四宝,席地而坐写了一封家书,等墨迹晾干以后交给魏勤的贴身小厮梧桐:“尽快送到主公手上,越快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