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2/3页)

许笠不知道这位喜怒无常的摄政王到底是什么意思,下意识地还以为对方想要威胁他去做什么事儿,他战战兢兢地跪了,沉缓磕头道:“家慈年岁已高,常年病痛缠身……”

言外之意,他的老母亲岁数大了,王爷可千万别折腾她,有啥事儿冲我来。

说罢,许笠等了很久摄政王的回应,最后终于才敢抬头小心地瞧去。

他看到,这位年轻的摄政王坐在高位之上,玄色衣摆垂顿在地,对方慵懒地垂眼看着自己,明明是个睥睨蝼蚁的姿势,但是对方眼眸之中全然没有那份轻蔑和鄙夷,甚至在这一瞬间,许笠有种错觉——好像摄政王也是好脾气的。

摄政王,也会关怀凡尘之中的百姓吗?

许笠不敢多想不敢多看,再次低下头去。

“令堂高寿实属难得,若是身患疾症,便早些去治吧。”

许笠听到对方这样说,心中万分苦涩,不是他没有努力过,奈何老母年岁太高,疾病太重,日日都得用药,那药也不是寻常价钱能买来的,就算他有幸能在摄政王府当值,拿回去的钱也比寻常人多些,但奈何钱还是不够治病。

这么多年了,只能维持现状。

这已经是顶天的运气了。

要知道,若是他没能留在摄政王府当差,怕是老母早就熬不住了。

许笠心中感激王爷对他的收留,沉重地闭了下眼,紧接着,他听到了一阵动静,一抬头,却见一双修颀有力的手落在他视野里。

那指节之间虚虚络着一串红玉珠,此物是摄政王最爱把玩的,而对方竟然示意他拿去,去换钱给家中老母治病。

跪在地上的许笠战战兢兢地抬头,看见摄政王略俯身看他,眼中神色一如往常,好像只是吩咐他去办一件很小的事情一样。

“老奴不敢。”许笠十分感激对方的恩赐,但他同时也知道,这串红玉珠串是摄政王比较顺眼些的东西,他不敢拿去典当了,这恩赐太大,也太过了。

“是不敢去典当吗。”盛玦语气依旧是冷淡的,他眯了下眸子,逗趣似的说了这样一句,“那你便去告诉当铺,说你是摄政王府的大管事,看看他们会不会给你换钱来。”

许笠一惊。

接下来的回答,已经不是换钱不换钱的问题了。

而是——摄政王有意提拔他,在看看他是否识好歹。

若再次拒绝,后果就不简单了……

而答应了,对他而言,未来便是无量的前途和殊荣,他也不必再为生计发愁,也不怕无钱给家中老母治病了。

宛若天降鸿运。

许笠头又微卑地低了一截,双手奉送过头顶,献上毕生忠诚的同时,也接过了那串微凉的红玉珠串。

他没有去典当那珠子,因为在被摄政王提拔后,他便再也不会因为钱财而发愁了。

第二日,就在摄政王收整好衣容的时候,那红玉珠子依旧和往常一样出现在了经常看到的地方。

盛玦瞥了一眼,又收回了目光。

自那以后,许笠处处都跟着他,用尽心血地效忠于他。

许笠四十又五那年,家中的老母也寿终正寝。

那是他在当世唯一的亲眷,好在老母最后的那段时日不愁吃穿用度,也能吃得起药,所以没有受到病痛折磨。

最后的半年,摄政王甚至准许他常常回家尽孝,给足了他恩赐。

自此,许笠回到王府,心中起誓愿为他家王爷肝脑涂地。

只要是不利于对方的,他宁愿冒着掉脑袋的风险也要提醒对方,若是王爷遇到风险,哪怕他半分武功也不会,也定然会挡在前头,做一层微弱又坚定的肉盾。

许笠将忠心二字刻入骨髓,只要能帮得上摄政王,他便一定去做。

他是王府旧人,所以也算一步步看着他家王爷走到这个位置,可以说,他一直都在为对方考虑,毕生都在揣摩对方心情如何,试图开解对方,为对方排忧。

许笠某种程度也算很了解摄政王,所以,当江洛瑶第一次进府的时候,没有人比许笠更有预感了。

许笠当时便想,这江姑娘,来了王府怕是再也离不开了。

他的预感很强烈,这侯爷家的嫡女,是要成为他家王爷的妻。

民间都讲一个夫妻相,这江姑娘,许笠只瞧了一眼,就知道是和他家王爷有些像的,说不出具体是何处,但总觉得两人应该很有话说。

缘分捉摸不定,某些命定之人的羁绊,却很可能会被外人误打误撞地瞧见。

许笠的母亲年轻时也曾学过些命理奇门,他被王爷任命为王府管事的那日,得以回家去见老母,那时候,已是耄耋的老母用浑浊的目光望向他手中带回的珠串,视线难得清明一瞬,笑着说了什么。

许笠倾耳去听,被他母亲提示了什么。

那日的珠串,是他拿回家去为了给母亲定心的,没想到居然被看出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