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第2/4页)

谢柔嘉想起在朔方时,裴温曾多次询问母亲的近况。

他说,他同母亲两家是旧交,原本两人要定亲,只可惜后来母亲嫁了父亲。

母亲出自于河东崔氏一族,河东崔氏当年是显赫一时的氏族,祖父则是手握兵权的大将军,而身为家中唯一的女儿,被自己的父兄捧在手心里长大。

当年,父亲不过是一宫女所出的皇子,原本并无称帝的可能。

母亲也不知怎的就瞧上父亲,非君不嫁。

两人成婚后,父亲在祖父的扶持下,从一个名不经传的皇子,一步步走上储君的位置。

她曾听赵姑姑说过,祖父在世时,父母也算是恩爱有加。

可是祖父战死以后,父亲与母亲的关系便急剧转变。

如今想来,母亲性格较为强势,祖父在世时,碍于他手中的兵权,父亲能忍则忍。

祖父去世以后,两个舅舅却资质平庸,崔氏一族再无可堪大任之人,只封了一些爵位的虚衔。

兵权回到父亲手中。

至此以后,两个人开始频繁的发生争吵。

原本祖父在世时,父亲曾答应母亲,后宫唯有她一人。

可祖父去后,父亲接二连三的扩充后宫。

若说之前,两人到底还有些情谊,可江贵妃的出现,彻底成了压垮母亲的一根稻草。

谢柔嘉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回两人争吵,父亲望着母亲,一脸冷漠,你若是有阿妩的半点温顺就好了。

阿妩,是江贵妃的闺名。

母亲当时怔在那儿。

泪如雨下。

至此以后,两个人除却非必要场合,再不曾一同出现过。

谢柔嘉一直在想,若不是因为太子哥哥太过优秀,恐怕父亲连废后的打算都有了。

不过如今他老而昏聩,又冒出废黜的想法来。

谢柔嘉一时又想起裴温终身未娶,心中隐约有了猜测。

是因为母亲吗?

可随即否定。

母亲的闺名唤作崔蕴,与“阿宝”无半点关系。

谢柔嘉将手里的瓷娃娃放回去,去了隔壁屋子。

屋里。

裴温打量着自己的侄儿,道:“当年你拒婚,为何如今又与她成婚?以小柔嘉的脾气,怎会答应嫁你?”

他昏迷的时间太久,根本不知晓这中间的诸多事情,更加不知晓裴季泽与谢柔嘉成婚的缘由。

裴季泽沉默片刻,道:“因为当日在柔柔的及笄礼上,有人曾递了一封书信给侄儿。说是若是侄儿要答应赐婚,就会将柔柔的身世公诸于世。”

裴温微微蹙眉,“小柔嘉能有什么身世?”

裴季泽一脸凝重,“书信里说,柔柔是叔父的女儿。当年在溪慈庵内,他曾亲眼瞧见,叔父宿在皇后殿下的禅房中。之后皇后殿下回宫不到八个月,诞下柔柔。”

裴温瞪大眼睛望着他,“所以,你信了,才拒婚?”

裴季泽眼神里流露出浓浓的痛苦,“侄儿并不全信,但是侄儿不能不怕。”

*

隔壁屋子里。

躺在榻上差点睡着的谢柔嘉被隔壁传来的一声响动惊醒。

是裴叔叔。

谢柔嘉还以为出了什么事儿,赶紧出去。

谁知刚到门口,这时屋子里头又安静下来。

谢柔嘉也不进去,只好站在廊庑下焦急等待着裴季泽,想要询问情况。

大约过了一刻钟的功夫,房门打开,裴季泽顶着一个巴掌印自里头出来。

谢柔嘉一脸震惊,“这是?”

像是心情极好的男人握住她的手,“叔父打的。”

谢柔嘉不解,“裴叔叔为何打你?”

他道:”我做错事情,该打。”

谢柔嘉猜测,“难道裴叔叔已经知晓你如今为权力尚公主,不仅投靠了父亲阵营,还胁迫我来江南?”

他“嗯”了一声,“不止如此。”

谢柔嘉原本不过是随口一说,没想到他竟承认。

她沉默片刻,问:“裴叔叔,是我父亲做的,对吗?”

“圣人是圣人,殿下是殿下。此事完全不关殿下的事情,”

裴季泽抬手揩去她眼角的泪,“我带殿下来见叔父,是因为知晓叔父见到殿下心里一定会很高兴。”顿了顿,又道:“叔父,一直希望我能够娶殿下为妻。”

“胡说!”眼角还挂着一滴泪的谢柔嘉反驳,“裴叔叔分明说要找朔方最好的男儿给我做夫君!还说你瞎了狗眼!”

“是裴季泽瞎了狗眼,”他捧着她的脸,目光灼灼望着她,“就请柔柔殿下宽恕则个。”

谢柔嘉见他还有心情说笑,显然裴叔叔暂时无碍,心里也不免松了一口气。

他道:“眼下天色已晚,咱们今夜就在此住下。”

谢柔嘉还有许多话想要与裴温说,并没有打算离开,颔首应下。

他并未叫仆从随行,而是一手提着灯笼,一手牵着她出了院子。

行至一段路,他突然停驻脚步,将手里的灯挂在道路旁一棵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