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三章 抽动秽语综合征(第3/4页)

刚刚陈院长和患儿的友好对话,以及患儿发病时的骂骂咧咧,所有人都看在眼里了。

这时候有个医生轻声说道:

“这也不像是癫痫小发作,癫痫小发作也会有抽动、行为异常的表现,但不会展现攻击性,更不会满嘴脏话。”

另一个医生也疑惑道:

“患儿没有头部外伤史,也没有脑炎史,似乎很难从神经系统疾病方面去诊断,而且患儿的表现已经远超抽动症的临床表现。”

还有医生坚定地说道:

“我觉得还是一种精神疾病,否则不能解释刚刚还在细声细语说话,不一会儿又变得污言秽语,这种切换根本不像是器质性疾病。”

陈棋看向了夏华主任:

“夏主任,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引起?”

夏主任轻笑着摇摇头:

“这的确是难倒我了,我也试过诊断用药,全部失败,陈院长,我看你的样子似乎挺有把握了,要不你跟我们说说?”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陈棋,神医的诊断总能出人预料。

陈棋也不隐瞒,点头道:“的确有两个诊断。”

“一个我认为妥瑞氏综合征比较符合,另外一个可能性就是亨廷顿氏舞蹈症也不能排除。”

陈棋的话音一落,无论是医生还是病人家属脑子里出现的全部都是问号。

夏华主任知道院长见多识广,知识储备量在国际上都是顶级的,于是笑着说道:

“来,趁今天家长都在,还有这么多大小医生,陈院长你给我们讲讲什么叫妥瑞氏综合征,什么叫亨廷顿氏舞蹈症。”

陈棋心情好,于是站在那儿,开始讲起了故事。

“我在国外曾经看过一部电影,电影名字是《叫我第一名》。”

(其实这是一部2001年的电影,这个时代还没有呢,不过这种小事也没人查,陈棋也乱忽悠。)

“电影的男主角叫布莱德,也是一个小学生,从小就患有一种特殊的先天性疾病。

这是一种严重的痉挛疾病,导致他无法控制地扭动脖子和发出奇怪的声音,就连上课也经常会突然尖叫一声,或者打翻课桌,严重影响其他同学。

而这种怪异的行为,让他从小不被周围人理解。

在学校里老师经常批评他,同学们更是对他冷嘲热讽,就连他的父亲对儿子三番两次教育过后,见儿子没有改正,也对他失望透顶。

因为布莱德没办法克制的发出怪声,被学校认为是不受管教的坏小孩,不仅老师们不谅解,同学之间更是会取笑他这种行为。

所以布莱德在小学中学时代,都是在被误解和孤独中度过的。

但是他的成绩一直很好,显然智力是不受影响的。

大学毕业后,布莱德秉持著每个学生都值得被教导而很想当老师的想法,去各个学校面试寻求教职。

但是每次面试,校方人员总因为他的怪异症状而对他抱着怀疑的态度,明确告诉布莱德,如果他想当老师,那么他在上课的时候不能发出怪声,做也古怪的动作才会聘请他。

可是布莱德得的是病,他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也就没有办法获得工作。

这些种种原因让他感到挫折,但幸好母亲一直支持他鼓励他,让他勇敢的面对生活,克服困难,在这过程中布莱德也收获了爱情。

最后,经过了大约25间学校的面试后,终于有一间小学愿意聘请他担任有一年合约的二年级教师。

而布莱德也用自己的种种努力印证了他非常适合当老师,与学生的关系都想处的很融洽,最后甚至获选为那年度的优秀新进教师。

布莱德的一生很艰难,一直都在跟疾病抗争。

妈妈在旁边一直为他打气,鼓励他不要向疾病妥协,痛苦之后依然是乐观的心态,依然勇敢的面对残酷的现实打击,他自己克服了很多困难和阻挠,顽强的战胜了疾病。

确切地说,这是一部励志电影,但正是这部电影给了我一个极大的启发。”

钟恒源激动地说道:

“这个布莱德不就是我儿子嘛,这电影里的主人公跟我儿子一模一样,陈院长,你告诉我,电影里的孩子得的是什么病?最后怎么治好的?”

大伙儿的眼神唰一下又集中到了陈院长身上。

好家伙,原来当医生不但要书看得多,连电影也要看得多呀,这看电影还能破案,诊断一例疑难杂症呀?

陈棋笑笑,“我说的电影,主人公得的就是妥瑞氏综合症。”

“妥瑞氏综合症?”显然连夏华这种主任级别的医生都没听说过,更甭提病人家属了。

“妥瑞氏综合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这个名字的来源,是法国神经学家让-马丁·夏科为实习生图雷特命名,正是这位实习医生图雷特首先发现了抽动症,并发表了对9名患有“惊厥性抽动障碍”的患者的描述,这才被世人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