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 粪池中找噬菌体(第2/3页)

病房外,王奇正教授正在给兰丽娟他们补上一课

“传统的抗生素是抑菌或杀菌作用,主要机理是: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增强细菌细胞膜通透性,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以及抑制细菌核酸复制转录。

而细菌噬菌体的宿主范围一般比抗生素较窄,一种噬菌体一般只对一种特定的细菌,或一种细菌的某个特定菌株产生效力,帮助患者攻击导致特定疾病的细菌。

它们利用细菌的资源产生后代噬菌体,并在细菌的资源被用尽后搞坏掉整个细菌,这不仅杀死了细菌,还释放出了更多的噬菌体,它们会继续寻找下一批即将死亡的细菌。

与抗生素相比,噬菌体的好处显而易见,抗生素的靶向性较差,往往会不分青红皂白地杀死体内的益生菌群,而噬菌体对超级细菌精准消灭且对人体无害的作用可谓是独一无二。”

兰丽娟就奇怪了:“既然噬菌体这么好用,怎么后来被淘汰了呢?”

彭教授轻笑了一下:

“主要还是不稳定呀,不但疗效不稳定,获得的来源也不稳定,肯定没有抗生素方便快捷有效,所以等我们国家自己能生产抗菌药后,也就被快速淘汰了。”

王教授也打趣道:

“你们想,五六十年代有钱治病的,哪个不是非富即贵,反正老百姓肯定是打不起针的。结果说给你治病的时候要给你打一针病毒,好家伙,这病人哪能接受呀。”

呵呵呵,病房外气氛轻松。

病房内,陈棋终于算是听懂了啥叫噬菌体:

“我是明白了,就是现在要找到一种绿脓杆菌噬菌体,或者金色葡萄球菌噬菌体,然后给病人注射进体内,然后让噬菌体自己找到相应的细菌进行吞食,饱餐一顿,是不是这个理?”

朱火炎呵呵一笑:

“也不一定要注射,其实我们可以自己制作出噬菌体液,然后把患者的右下肢浸泡进去,让噬菌体自己找到绿脓杆菌,然后把它吃掉,这样同样起到一个抗感染的作用。”

陈棋又问道:

“那这个噬菌体应该怎么样获得?是根据细菌培养吗?”

老郭这时候眉头皱了一下,像是想到了什么恶心的事情:

“找噬菌体也不难,难就难在这玩意儿是越脏的地方越好找,像什么粪池呀、下水道呀、腐烂的动物尸体什么的,跟大海捞针一样。”

这时候城市里公共厕所粪池很多,城区大多数老百姓家里都在用马桶或者痰盂,像陈家自己造一个抽水马桶的是极少数。

而且这个粪池里的粪便可是好东西,农村里的人会摇着水泥船来运走去搞蔬菜种植,为此还经常抢大便打架。

可是这年头无论是环卫站还是老百姓,卫生意识都不强,公共厕所臭得要命。

陈棋一想到自己要去这么恶心的地方找噬菌体,一时间心里直打退堂鼓。

“要去粪池下水道垃圾场找噬菌体啊?”

病房外,兰丽娟听到教授们这么解释后,透过玻璃看了眼里面的丈夫。

知夫莫若妻,陈棋这家伙对尸臭细菌引起的糜烂臭味都能忍,就是不能忍大便时的恶臭。

所以陈家是鲁迅路上最早装抽水马桶的人家,而且别人上厕所拉大便冲一次就好,陈棋是拉出一条就冲一次,为此经常被大姐埋怨浪费水。

要陈棋去粪池里找噬菌体,兰丽娟就晓得这家伙肯定心不甘情不愿了。

但找细菌这活必须要医务人员才能干,一般的普通人根本就不懂如何取标本,如何培养噬菌体。

于是立志当传染病专家的兰医生站了起来,对着通话器对里面的陈棋喊道:

“陈棋,要不噬菌体的寻找工作交给我吧,我带着杨一兵他们一起去找?”

老郭和朱火炎都鄙视地看着陈棋……

陈棋轻咳了几声,知道这时候做为医疗组负责人,一名年轻的领导干部,肯定要起到带头模仿作用,更何况连不是烧伤外科的女同志都要上了,他不上不好意思了。

但陈棋显然也不会放过越钢厂,为了抢救他们的工人,要他一个大院长去翻大便?简直要疯了。

“左科长在不在?”

医务科科长左利伟在病房外面应了一声:“我在呢,陈院长。”

“老左,你安排一下,下午由我和兰医生带队,另外让检验科的医生也一起,然后你把咱们医院的所有实习医生,以及内镜班的15名学生都拉出去。

一半去城区各大公共厕所、垃圾场、下水道寻找噬菌体,另外一遍去郊区农村的露天粪坑、烂泥地、臭水沟找噬菌体,告诉他们,到时一人补贴20元。

噢对了,人数统计好以后报约越钢厂的齐国民,让他掏钱,奶奶的,不是他说要不惜一切代价嘛,咱也不必要给他省钱,要想救人就乖乖给学生发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