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两家医院杠上了(第2/3页)

所以说补液很复杂,除了计算输液量,输液品种外,还要考虑方方面面,这样才能挽救回重特度烧伤病人。

医学这玩意儿,不是你喊着“人定胜天”就能救人的,救人是要讲究科学方法的。

这也是八十年代烧伤面积超过60%就救不活的原因所在。

镜头继续回到越中医院的烧伤外科病房内。

就在陈棋靠在门框上恨不得一边嗑瓜子一边瞧热闹的时候,邓长乐也完成清创从病房里走了出来,两人第一次面对面碰头了。

陈棋知道对方是沪海来的专家,于是微笑着点点头。

邓长乐已经走过了,又退了回来,有点不确认地问道:“你好,你就是陈棋同志?”

“呃,是,我是陈棋。”

陈棋以为又碰到了自己的一个粉丝,于是继续微笑着点点头:

“你是沪海东山医院的?请问贵姓!”

邓长乐一看这位传说中的“敌人”居然这么年轻,心中不禁感慨。

“我姓邓,邓长乐,是东山医院烧伤外科的副主任,陈院长你这是……”

陈棋心想,邓长乐?这名字听了挺熟,一时也想不起来了,于是尴尬地说道:

“这不是想看看沪海专家们是怎么抢救病人的嘛,本来这越钢厂的工人是我们负责的,现在你们来了就你们负责了。所以我也想看看,沪海的治疗方式跟我们有啥区别。”

邓长乐心里想笑,心想年轻人说话真是大言不惭,居然把越中医院和东山医院并列了?

“呃,我听说这次越钢厂伤员有38人,我们负责了这3个重伤员,其余的轻伤员是你们越中医院负责。不过重伤员和轻伤员的治疗方案是不一样的,你们学了也是白学的,这里面太复杂。”

陈棋眨了眨眼:

“不不不,我们手上也有两个重特大面积烧伤病人,一个Ⅱ、Ⅲ度烧伤面积达83%,一个Ⅱ、Ⅲ度烧伤面积达到了90%,而且是已经烧伤1个月才刚刚送到我们医院。”

邓长乐心想你当我是傻子啊?这么严重的烧伤在家躺一个月没死?

“呵呵,陈院长真会开玩笑,烧伤这么严重怎么可能一个月还没有出事?这在国内外也没听说过呀。”

陈棋用嘴示意了一下:

“闹,就在病房里躺着呢,昨天刚收进来的病人,来的时候全身涂满了锅底灰和中草药,就这么在家拖一个月没死,所以现在的病情比你们手上的越钢厂工人更复杂。”

邓长乐顺着陈棋的提示,走到了另外两间病房门口,这就看到了病床上正趴着两个一大一小的病人。

他是专业医生,一眼就看出陈棋所说的不假,烧伤面积的确非常巨大,可说一个月还没死他有点不大相信。

突然他想到了为什么陈棋要“偷看”他们东山医院的抢救了,难道他是想比比?

想到这个,邓长乐就真乐了,幸亏这年头梁静茹才11岁没出道,否则他肯定会唱一曲《勇气》送给陈棋。

“陈院长,你是打算跟我们比赛一下谁能抢救回病人的性命?噢,我明白了,看来陈院长对于越钢厂请外院医生那是相当不满啊。”

邓长乐说话的语气那是高高在上,让陈棋非常不喜欢。

自己可是国际医学会双理事,副会长,对方一个小小烧伤科副主任有什么好扎毛的?莫名其妙的优越感哪来的?

于是陈棋也不客气了,笑呵呵说道:

“是啊,东山医院烧伤外科在国内那是相当出名,否则越钢厂也不会舍近求远,不过我不认为越中医院就差到哪里去,现在好巧有这个机会,我也想见识见识东山医院的水平如何。”

邓长乐一边走一边挥挥手:“那越中医院就好好学习吧。”

陈棋心想:这家伙还真不客气,就怕后面会被自己打肿脸。

邓长乐也心想:这家伙真够狂的,那就让自己用实力把他陈棋的脸打肿吧。

两人在内心互道了一声傻X,然后开始了抢救工作。

邓长喜回到病房后,助手曾楚就过来问道:

“邓老师,我们先补什么液?”

“先上等渗盐水,0.9%氯化钠溶液500ml先挂上去。”

东山医院的补液是大开大合,大剂量上,就怕补得少了让循环血量不够。

陈棋回到病房后也开始下医嘱了,“张兴,先上3%氯化钠溶液100ml……”

两人治疗的第一个回合就发生了分歧,东山医院用等渗盐水,越中医院主张用高渗盐水。

谁对谁错?

这还用说,陈棋使用的是无数医学家研究出来的补液方案,经过无数临床证实过的,怎么可能有错?

等渗盐水是以Cl-、Na+各154 mmol/L为准的输入晶体溶液,当输入量偏大,非常容易产生低氯性酸中毒或低钠血症,不能做为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