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五章 张教授投奔越中(第3/3页)

只能说,海医大这波血赚。

陈棋也心情大好,于是站了起来:

“张教授、诸位同学,走,现在我先带你们去参观一下世界最先进的内镜手术室是什么样子的。”

陈棋刚走了几步就被张伟忠追上了:

“陈院长,既然要搞内镜专业教学,我们的教材怎么办?”

国内没有内镜课程,所以也没有类似的教材,事实上就算是国外的医科大学,内镜教材也并不完善,这个陈棋早就翻看过了。

“这个我也想到了,所以这次出国,我们先收集一样曰本和米国大学的内镜教程,然后我们三个老师亲自翻译,我来做最后的审核。

另外有些最新术式、最新的医学研究内容我们先加到教材里面去,争取让咱们的教材成为国际上最先进的内镜教材,以后让别人来向我们取经学习。”

自己编教材,这个在后世那些牛逼教授那儿是比较常见的事情。

但在八十年代,什么都要听上级的时代,教授自己编写教材这个是没有的,一般就是要求老师上课按照国家教材来,不允许有自己的观点。

陈棋是谁,如此墨守成规就不是他了。

他要么不教,教肯定就要按后世的教科书来教。

甚至内镜手术还仅仅是第一步,接着他还要自己编写微创手术教材,要趁早将自己脑子里的知识变现。

(空间手术室里是有内镜教材的,方便医生在手术时遇到难题随时翻书,现在拿出来抄作业就可以了)

看着走在眼前的陈棋教授,金梦、杨一兵等同学都如同看着一座大山一般。

不少同学现在兴奋的情绪还没有过去,依旧在轻声低语着。

“我们太幸运了,以为是被学校发配来越中,想不到是坐上了火箭呀。”

可不是,职场的火箭军诞生了。

“就是,我做梦也想不到,陈老师刚开学就准备带我们去国外访问,还是发达国家,估计我的同学们听到后眼睛都要红了。”

后来的人无法想像,八九十年代的人对外国是多么向往,直接喊出了国外的月亮比国内圆的口号。

“咱们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一定不能辜负陈老师对我们的期望。”

说这话的是老实孩子,从小听话。

金梦轻声对着自己的同学说道:

“我算是看出来了,这三位老师跟别的教授不一样,他们以后肯定会把我们当作接班人来培养,只要我们自己不作死,我们的起点就超过了所有人,同学们,要加油学习呀。”

杨一兵做为老大哥,班长也鼓励了几句:

“金梦说得对,这未来3年对我们的人生非常重要,机会就摆在眼前了,就看我们自己争不争气了。”

“加油!”

“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