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可是我从来不过生日

运动员聚会之后,高二(1)班的班主任刘老师果真开始监督学生们收心,这周的体育课都没上成。

本学期第二次月考成绩公布,黎棠的年级排名前进一百多,虽然班级名次没上升几位,刘老师还是给予了赞赏和鼓励。

总算尝到了学习的甜,黎棠近来晨读课都鲜少迟到。虽然他的语文成绩一如既往地糟糕,作文写一篇跑题一篇,语文老师头疼不已,死马当活马医地给他推荐了几部名著小说,让他课余时间读一读,就当找语感也行。

十一月九号是个周五,黎棠起了个大早,洗漱完出房间,意外地发现母亲张昭月的房间门开着,人却不在屋里。

到楼下,先碰到在擦桌子的阿姨。

阿姨指了指厨房:“夫人正在煮面。”

黎棠吃过张昭月煮的面,猪骨汤打底,芝麻辣椒面做配料,软滑筋道的面盛入汤碗,最后盖上牛肉撒上香菜,说不上哪里特别,就是比外面餐馆做得好吃。

不过这口面黎棠已经很久没吃上了,因而走近厨房,看见张昭月在灶台前忙碌的背影,竟然有种恍如隔世之感。

面条很快上桌,张昭月煮了三碗,喊阿姨坐下一起吃。

阿姨守规矩,不习惯跟主家坐在一张桌上吃饭,还是端了面碗去厨房吃。

有段时间没和妈妈坐在一张桌上吃饭,黎棠有些不适应的拘谨,刚吃两口就被辣椒面呛到,背过身去咳了几下,转过来时,看见面前放着一杯水。

“慢点吃。”张昭月说。

黎棠“嗯”了声,低头,脸几乎埋进面碗里。

是从什么时候起,连被妈妈关心,都会感到受宠若惊?

吃完早饭出门,想到昨晚睡前看的书还丢在床头,黎棠返家中,往走上跑去。

刚到二楼,就看见张昭月的房间门半开着,里面传来说话的声音。

“是你安排我回叙城,我根本没想过去见他,也没脸去见他,只是想知道他现在过得怎么样……”

似乎是在讲电话。

敏锐地察觉到门外有人,张昭月抬头看过来,捂住话筒道:“怎么又回来了?”

黎棠说:“回来拿东西。”

他从妈妈的表情里看出仓皇,也目睹到她眼中的泪花。

他想问妈妈为什么哭,又怕问了她更难过,便只给她递了一张纸巾。

往学校去的路上,黎棠还是禁不住想,“你”指的是黎远山,所以妈妈是在和爸爸通话。

那么妈妈口中的“他”是谁?

什么样的人,能让妈妈如此惦记?

叙城今年的秋天来得格外早,但真正的秋天,是从阳历十一月开始。

上个月还有爱美的女生坚持穿夏季校服裙,这个月已经不约而同地换成厚实的秋季校服,里面毛衣棉袜一样不落。

只有高二(2)班的苏沁晗,不怕冷似的还穿裙子,校服外套披在身上,拉链也不拉。

上操的时候两个班挨得近,黎棠看见教导主任走到队伍里,站在苏沁晗面前,拉着脸指责她穿着不恰当。

苏沁晗笑嘻嘻地说:“通融一下嘛,就今天一天。”

黎棠大概知道苏沁晗今天为什么要穿裙子。

上午的课结束,同桌李子初说今天不在食堂吃,有事要出校门一趟。

“干什么去?”黎棠问。

李子初说:“做个发型。”

这么一说,黎棠才发现李子初原本的寸头已经长了不少,鬓角的头发都快垂到耳朵。

班上只有李子初留寸头,相当扎眼。

“不剪寸头了?”黎棠问。

“不剪了,冬天快到了,留长点还能保暖。”李子初摸毛刷般的头顶,“嘶,摸起来是有点扎手。”

可是谁会没事摸别人脑袋呢?黎棠想,反正我不会。

午休时间,在食堂对付完午餐,黎棠去到综合楼,登上天台的最后一段台阶,他刻意放轻脚步,走得慢而小心。

为不显刻意,他甚至带上了语文老师推荐的名著小说,厚厚的一本《基督山伯爵》,夹在臂弯里。

剩三级台阶时,依稀听到对话声。

“你还要装傻到什么时候?”苏沁晗的声音。

“什么装傻。”另一人自然是蒋楼。

“全校都知道我在追你,你打算什么时候给我回应?”

“一定要吗。”

“一定!”

停顿须臾,蒋楼说:“我没你想的那么好。”

“什么好不好的,你好不好不是你自己说了算。”

蒋楼似是笑了一声。

就是这一声激怒苏沁晗,她拔高嗓门:“这是拒绝我的意思吗?”

“算是吧。”蒋楼仍是漫不经心的语气。

“……好,我知道了。”

黎棠听出苏沁晗嗓音里的颤抖。

她快哭了。

“你这个人,真是……”

她没有说下去,或许是自尊不允许。

然而蒋楼完全没有怜香惜玉的意思,只在苏沁晗转身欲走时叫住她:“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