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徐瑾瑜并不知道来自主考官的撕伞行为, 就那条判语,他深思熟虑后,做出解答:

“学生谨答:此案若判, 则需请清水两盆上堂。请二人在水中净手,若一之水盆有黑灰浮起,则其所言有疑,若二之水盆有黑灰浮起,则其为疑犯。

按大盛律处置,若有诬告者罚板二十,收押一月;若有偷窃者, 上枷服刑三月, 并判给被窃者物值十倍。”

徐瑾瑜笔尖微微一顿, 大旱过后, 能让两个老者在田间捡拾麦穗过活,那必不会浪费一粒粮食。

而对于饥饿之下的人来说, 将焚烧过, 不扎嘴的麦实吃进肚子里是第一选择。

是以,只需要看二人谁在黑灰中翻了麦实即可。

但……

徐瑾瑜想起两条很不起眼的大盛律, 斟酌片刻, 还是提笔写了上去:

“如若二人皆年逾花甲, 依大盛律·民律规定:年老者若非杀手伤人、谋逆犯上者,则教而不罚,不入牢狱, 不刑于身。

再依大盛律·民律·赈民条例第五十六条规定, 若有年逾花甲老者, 逢大灾需由官府赈济赡养。”

倘若,灾情能让两位老者因为一篓麦穗告上公堂, 那也应当到了该赈济的时候了。

判语落下,白纸黑字,无从更改。

但徐瑾瑜并不后悔,此行南去,看似他在边疆做出了一系列功绩,可那一张张诚挚热情,满怀感激的眼神,也未尝不曾是让他支撑下去的动力。

因为看过了民生疾苦,所以他的答卷尽可能的考虑妥善,对于为官者来说,只是多问了一句,可对于两位老者来说,却是攸关生死。

这条判语只是主考官挖的坑中的一个,但对于能写出让诸多学子哀鸿遍野,但又欲罢不能的五三的徐瑾瑜来说,倒是稳稳当当的答完了。

可是对于其他考生来说,那简直是不友好到了极点!

原本他们还以为考棚的条件改善了,这次可以轻轻松松跃龙门了,可没想到,根本没有那么好的事儿!

等到第二场结束的时候,考生们之间的气势低迷的可怕,都脸色不大好的朝外走去。

徐瑾瑜虽然有大力还阳丸,可这三日费心费力的熬下来,身体还是有些不大舒服,是以在众人行色匆匆之时,他只缓步慢行。

但即使如此,因为人多的原因,他还是被人撞了一下,差点撞到一旁的墙上。

“小心。”

一声低沉的男声响起,徐瑾瑜只觉得手腕处被一只大手拉了一下,这才幸免。

等徐瑾瑜定睛看去,才发现那面墙上,竟是有一枚突起的钉子,顿时惊了一下。

墙正在他的右边,若是撞到了肩膀手臂,下一场考试只怕连笔都提不起来,随后连忙冲着那人拱了拱手:

“多谢兄台……咦,竟是阁下。”

徐瑾瑜有些惊讶,随后看着面前这个相貌平平,可却气质非凡的青年笑着道:

“陈同窗,在下徐瑾瑜,久仰大名。”

陈为民也没有想到随手拉的一人竟然能识得自己,当即表情有些奇怪,等他抬眸看过去之时,不由微微一愣。

好一个清俊出尘的少年郎!

考场三日,诸人没有不受罪的,是以等到三日结束,蓬头垢面,不修边幅之人不再少数。

但眼前的少年却让人只觉耳目一新,除却他那苍白的面色外,实在很难想象他在考场之中待了三日!

“速速离开!”

兵将在远处吹响了哨子,陈为民堪堪回神,随后拱了拱手:

“举手之劳,不足挂齿,告辞。”

下一刻,陈为民便几个闪身,消失在了人海之中,徐瑾瑜遂抿了抿唇。

江南学子重风度,这等在他人自报家门后却失礼离开的举动,有些奇怪。

当然,也不排除是其天性冷淡的原因。

可徐瑾瑜总觉得,自己在其身上感受到了一种若有若无的熟悉感。

但此刻陈为民的身影已经遍寻不见,徐瑾瑜也只好作罢。

等徐瑾瑜出了贡院,因为迟了片刻,被徐母担心的念了一通,徐瑾瑜没有提及那一刻的惊险,只是乖乖任由徐母念着,然后与三日前一般,洗漱、用饭,进入梦乡。

考棚之中,虽然给了一床新被褥,但木板床还是硬邦邦的,让人睡的不免腰酸背痛,可不比家中被徐母在大太阳天气下洗晒好,蓬松柔软的床铺被褥舒服呢。

徐瑾瑜庆幸科举还会给人留下这一口喘息之机,正正好是可以让人吊一口气的时间!

最后一场总是会让人觉得轻松的,就如同现代的周五一样,今日进入考场的队伍里,考生们之间的氛围明显变得轻松了。

但即使如此,还是有人抱怨道:

“这第二场都已经这么难,第三场又该是什么样?也不知主考大人为何出了这样一条判语,两个老头为了一篮子麦子争哪里值得上公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