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两条金项链(第2/3页)

宋莹从一旁的小坤包里摸出一个塑料袋,透明塑料袋里是揉成团的旧报纸,林武峰从外套口袋里拿出两只精巧的首饰盒和红纸、红丝带,宋莹打开一层层的报纸,从纸里拿出两条样式不同的金项链,放在了首饰盒中。

林武峰又从衣服内袋里变戏法般摸出两个红包。

宋莹道,“一路上小偷太多,只能拆开放,本来想到了苏州再包装好,可栋哲就在屋里,找不到机会拿出来。”

宋莹说着,林武峰已经快手快脚地用红纸包好盒子,再扎上红色丝带。

宋莹真心实意道,“栋哲和筱婷,我家栋哲占大便宜了。”

林武峰连连点头,“我二妹妹听说了都很高兴,她说虽然没见过筱婷,但看图南就知道筱婷也错不了。”

宋莹道,“武峰老家福建的传统,男方家第一次到女方家是很讲究的,以前条件不好,都要带点面条、鸡蛋、鸡鸭表示重视,现在条件好了,女孩子是金首饰,女孩子的兄弟姊妹一人一个红包,红包数额不大,表示心意。”

庄图南听到那句“男方家第一次到女方家”时,还在拼命忍笑,但越听越是动容,这才知道,桌上两个红包一个是他的,一个是向鹏飞的。

林家太郑重了,庄超英不善说场面话,黄玲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反应。

黄玲急中生智,庄图南是庄筱婷的哥哥,但又是小辈,他表态可进可退可缓冲,她睃了一眼庄图南,示意他开口。

庄图南心领神会,“林叔叔、宋阿姨,我能代表我爸妈说几句嘛。”

林武峰和宋莹同时笑起来,

“图南,你的份量一直很重。”

“图南,你说。”

庄图南斟酌了一下语气,才谨慎地开口,“栋哲和筱婷还没有毕业,分配这一关还没过,现在谈论这些还为时过早。”

庄超英和黄玲同时点头。

林武峰道,“是,我们也考虑过了,将来如果他们到广州,自然是我和宋莹照顾他们,如果回苏州,就请庄老师和玲姐照顾两个孩子了。”

宋莹道,“如果他们回苏州,我一定回来和刘厂长干架,把房子抢回来。”

黄玲思路被带歪,“姗姗既然住下了,就不可能搬走了。”

宋莹道,“我没答应租给他们,我只说‘借房’,借出去就能收回去。”

庄图南的工作需要和多方协商合作,早已磨练出了在谈话中占据主动的本领,他觉察到话题已经偏离,立即又不动声色地拉了回来,“您和林叔叔给我的红包,我就厚着脸皮收下了,谢谢您们,鹏飞的,让他自己决定。”

庄图南先扬后抑,“筱婷主意大,我们不能替她做主,这两件首饰……”

庄图南沉吟了一下,“宋阿姨,我建议您暂时先别征求筱婷的意见,让她和栋哲自己决定将来的路,我们不要给他们太大压力。”

林武峰立即道,“不给压力,不给压力,我们也知道将来未必成……”

宋莹立即截住林武峰的话头,“怎么说话呢,呸,呸,呸!”

宋莹想了想,郑重道,“不管将来成不成,我们这次来,是表示我们对筱婷的重视。”

黄玲心中长长吁出一口气,庄筱婷自幼不被婆家重视的隐痛突然间被抚平了——被林武峰和宋莹对女儿的重视抚平了。

宋莹一贯信服庄图南,她想了想,“图南,我听你的。筱婷那条,我先收着,另一条是送你妈妈的,我特意在金店里挑了半天,觉得这条最配你妈妈……”

宋莹看向黄玲,“我还在厂里时,车间里有人戴了第一条金项链,周围人都跟着省吃俭用,一家人吃半年咸菜都要买一条挂脖子上,别人有,我也要有。”

黄玲也笑,“我听说有人说我脖子上光秃秃的,你替我骂人,说图南、筱婷就是最好的金项链。”

宋莹道,“我在广州买第一条金项链的时候是涨价时抢的,样式也顾不上,抢回家囤着等涨价,后来栋哲去福建做生意需要钱,我又卖了。前几天,我去金店挑首饰时,可高兴了,我是真高兴,玲姐,筱婷可以不收,小姑娘不知道我们那时候多想要一条金项链,她未必在乎,你这条,你一定要收下。”

一桌的人都沉默了,饥饿、贫穷、对美好生活的最朴实的向往,这些细微的、似乎已经被遗忘的往事都浮在了眼前。

黄玲鼻头一酸,“宋莹,多少钱?你的心意我领了,我买,孩子们都大了,我现在条件也好。”

庄图南轻轻按住妈妈的手,“宋阿姨,这两条项链多少钱?我买,妈妈和筱婷一人一条,您将来要再送我妈或筱婷首饰,我不管,但这两条,我买给她们。”

庄图南正色道,“宋阿姨,我买项链,您别多心,筱婷和栋哲,我是支持的,我开始也想不通他俩性格差这么远,怎么相处,我冷眼旁观了这么久,他俩能商量,钱也好,别的事儿也好,两人能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