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高速发展的霞辉领(第4/4页)

大批大批工具,肥料和加工过的砖石;一箱箱糖与一车车的粮食自各地汇总到霞辉领,然后各式各样的商队出发,将这些货物从霞辉领送入拜森山脉深处。

山民没有多少塔勒,但是有其他物资:矿石,草药,魔兽素材……这些都是硬通货。

这些物资,霞辉领自己是消化不了所有的,故而又将其转卖给瑙曼城周边的炼金工坊,得到现金,继续基础建设与商业活动。

当然,伊恩也不是单纯地吸血山民,他也在为山民的发展做计划。

说白了很简答:发挥区位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拜森山脉内部,真的不适合农耕,即便是有三个山间盆地,有着河畔地等优良耕区,但想要让山民将粮食自给自足,还是只能指望新技术。

所以,只有矿物。

在这个时代,有着大量未受过教育低端人口的领地想要得到发展资金,只能依靠卖资源起家。

而山民恰好坐拥拜森山脉的大量矿场,这不得不说是一件幸事。

但是,他们却没有现代化的采矿技术,耗费十分力,未必能得三分利。

这是过去帝国的一种限制,而现在,因为巴敦侯爵的活动,限制被打开。

伊恩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恰好,罗兰从落星丘陵那边带来的好几位矮人师兄弟里面,就有一位是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虽然矮人都会采矿都是铁匠这点是泰拉的种族偏见,但也不得不说,这个世界最好的矿业工作人员全部都是矮人。

在这位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山民很快就确定好了相关的采矿规章制度,而霞辉领也在加班加点地生产相关的机械设备——数百年来,这大概是山民头一次能用上炼金轨道和矿车来运输矿石,而不是用人力将矿石搬运出来。

时间很快就到了一月末。

在这段时间中,伊恩再一次感受到了霞辉领这个‘男爵领’的不足——人口和人才实在是太少。

除却老法尔和罗兰外,伊恩并没有在霞辉领中找到其他可堪大用的人才,而老法尔和罗兰实际上也不是本地培养的,他们都是外地归来的‘留学者’。

这也就是边疆贵族为什么几代人都未必能发展出什么事业的原因所在:真正的尖端技术人员都会被帝都亦或是其他几个大城市虹吸留住,边疆地区既没有研究条件,也没有资金支持,学术氛围更是一塌糊涂。

呆在这种地方,自己会逐渐与业界前沿脱节。

除非本地贵族自己学成了专业人员,和伊恩一样,自己亲手负责改革建设的一切事项,不然几十年也未必能改变些什么。

这方面的问题,伊恩只能尝试再打响一点自己的名头,弄出点什么大发现大发明,吸引人才过来,不然的话就是无解。

而想要自己培养,需要的是时间——就连他自己,也花了四五年来学习整个炼金铭文体系。

而人口倒是好解决一些……无论是从山民内吸引一些想要来‘圣地’工作,为龙神使者服务的劳动力,亦或是接受那些因为粮灾缺少粮食的西境难民,都是好办法。

只要做好审核与培训工作,他们很快就能加入如今热火朝天的霞辉领大发展。

当然,问题有,收获也有。

除却处理各种领地事宜,正在优化钢之领主的伊恩,从前来汇报的斯科特处得到了两个好消息。

第一个:在一位土系升华者和专业施工队加班加点的辛勤工作下,霞辉湖旁的第一栋‘水培农场楼’已经建好了骨架,正在等他过去视察,确定关键结构没有问题,就可以优化细节,加速其他水培农场楼的建造。

第二个:泰摩·迪卡斯子爵在南岭逛了一圈,等了好几个帝都的新消息后,带着帝都的封赏,奖励和一整支支援车队来了。

与之同行的,还有好几位不同商队的负责人。

他们都是被伊恩最近的名气吸引来,想要考察投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