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旧时代的终结……(第3/4页)

……

泰拉773年12月25日,被命名为‘锖钢山阻击战’的战役落下帷幕。

南岭行省总督府将其定性为‘一小部分山民坏份子勾结飞焰地,运输构装骑士进入境内’的重大叛国事件。

而绝大部分山民都是识大体,亲帝国的,也正是这些山民提供了线索,为以伊恩,漫崖为首的山民首领提供了阻击必须的情报与时间。

山民叛乱仿佛从不存在……不,山民的确从未叛乱过。

在官方记载中,不过是一群有着独立倾向的山民部落冒险勾结飞焰地,意图借助构装骑士的力量盗取山民圣地力量的‘地方事件’——而因为这件事,忠诚的南岭山民如今颇为穷困糟糕的状况得到了帝都官方的重视。

在巴敦侯爵的倡导下,为了保证西南战区的稳定,也是为了保证西部行省有除却中央地区外的其他补给地,帝都决定,要加大针对南岭行省的建设投入,开发拜森山脉西部区域的优秀矿脉,在瑙曼城周边再建数条军工生产线,并强化边境防线的力度。

经过帝都批准,南岭行省总督府决定,强制解散嘉木,蛇岩,震舟与铁尘等山民部落的部落编制,废除米德拉自治区的自治区地位,划分为南岭总督直属区,由阿伏德部领袖,漫崖·阿伏德代理监管。

而霞辉领领主,伊恩·阿尔乔蒙(银峰音译)男爵(未正式授勋)得到帝国嘉奖,具体的奖励仍在讨论,但一枚紫夕勋章毫无疑问。

但这并不是一件大事。

773年的最后一个月,寒风渐起。

在索林大公携带最忠实于他的一部分子民进入‘地狱’之后,原索林大公领所在的区域就变成了一片禁地,虽然仍然有一部分大公领的居民没有追随大公而去,但浓厚的迷雾笼罩了此地,除却大公领的子民亲自带领,没有人可以在进入迷雾后再次出来。

而帝国在稳定了西部五个伯爵领的混乱后,在阿巴萨罗姆山脉峡口周边再次修建了一批永久工事,而巡监骑士团在整个西南地区广泛行动,他们的目标就是全力打击所有飞焰地的间谍行动——一时间,不少巡监骑士行侠仗义,上惩贪官下惩恶霸的新闻轶事接连出现,舆论一片大好,但只有明眼人和本地贵族才能明白,这次巡监骑士的出动大规模清扫了索林大公留下的残余政治影响。

索林大公领周边正在成为帝都全新的直辖区。

但这也不是十二月最重要的事情,甚至可以说,这只是一件小插曲。

12月28日,飞焰诸国,延鏖地之王嘉兰奈极其看重的一位子嗣,阿苏亲王在旷野狩猎时被神秘部队强袭,最终伤重难愈而亡,而延鏖王从残存的神秘部队留下的痕迹中找到了帝国相关的印章。

延鏖王是少数对帝国态度较为平和的飞焰诸王之一,她一向不喜战争,而她的子嗣阿苏亲王据说在前段时间还前往帝国进行了一次秘密会晤,但他归国还未有一个星期便遭遇暗杀。

说实话,但凡是知道一点内情的人都知道这件事绝对有蹊跷,帝国也得喊冤,但以如今的舆论,以及两大血系间隐隐约约的矛盾与威胁,让所有人都只能将火力转移到帝国身上。

甚至就连延鏖王本人都不能多说些什么——阿苏亲王究竟与帝国交流了什么?想要调查他的死因,这件事也必须被调查。

而帝国也未曾想过辩解,也不屑于辩解。

——如果飞焰地想要战争,那么就给你战争!

以阿苏亲王遭遇暗杀这件事为标志,飞焰地与帝国间进行了大量部队的调集和重整,针对阿巴萨罗姆山脉与拜森山脉交界地带的领空权,每日都有斩获敌人空天铠装和己方损失的新闻。

一时间,泰拉各国对此发表了众多意见,著名学术期刊《真理之门》的终生撰稿者,学识之都的大炼金术师巴特在私人渠道批评飞焰地的举动简直就是‘假装其他人都是傻瓜’,他并不支持帝国,但对飞焰地这种在开战之前先镇压内部不稳定因素的举动表示嗤之以鼻。

而以反帝国为核心卖点的苍天王庭报纸《寰宇报》主编库尔巴罗夫则在自己刊物上接连发表文章《巨物的陨落》与《崩溃边缘》,严厉批评帝国卑鄙无耻的暗杀行动,是帝国顽固腐朽的一大象征,也是帝国军队逐渐堕落的结果,如此下去,帝国必将在五年内崩溃。

以此为代表,泰拉各行各界的人士都针对阿苏亲王遇刺事件发表意见,他们或是支持飞焰地,或是支持帝国,亦或是希望看两方打出狗脑子,明里暗里拱火讽刺,总的来说,在年末为泰拉人民和吟游诗人带来了不少素材,为773年做了一个绝佳的收尾。

无论是七城联盟的商人还是鲸歌崖的佣兵,无论是迦南摩尔的海盗还是甘特瑞格姆的酒馆老板,每个人都在热烈地讨论帝国和飞焰地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