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大毛之力(第2/2页)

说着陶一盛伸手,在旁边的梗上找了一个硬点的小枝,开始的地上轻轻的画了起来。

“首先,保持犁的平稳,也就是不用人扶都可站的住,得有三个轮子,轮子布局呈三角形,中间有两个横架,没有横架也行直接把犁装的三角形的架子也上也成,注意犁要可以升降的,这样才能调节犁插入土中的深度……”。

辜四维就是玩机器的,陶一盛这么一说他便听明白了,很简单的跟几十年后大拖拉机用的犁具大差不差的。

当然了,大毛力气再大也不可能大的过拖拉机去,所以就算是三头犁也要小于大拖拉机拉的犁。

“这东西怎么调高度?”刘福林不明白。

陶一盛看了一眼辜四维问道:“你明白了没有?”

辜四维点了点头,见陶一盛明显是想考自己一下,于是张口说道:“可以用液压装置……”。

这下论到陶一盛傻愣住了,他可不知道液压装置是个什么玩意,他看到的这种犁用的最原始的办法,插锁调节,很简单的,就是犁柱上有很多孔,你要多少高度就把销子插在孔上,优点是方便,缺点是不可以随意调节高度。

如果你想调一二三没问题,想调精准一点五什么的那就不行了,因为一与二之间没有孔你就不能调到这高度。

但辜四维的办法那就是你想要什么高度都可以调,当然了,这玩意现在弄出来也不现实,老辜也没有办法弄套液压装置出来。

老辜知道是什么玩意,但是现在就乔启笙厂子的水平,真不一定制造出辜四维认为合格的液压机装置出来。

不是想不到,而是制造的水平不行,别小看几十年后一个简单的小东西,搁在这时间段全是技术难点。

辜四维虽然是个打工的,但是这点小东西还是难不倒他的,知道了陶一盛说的是个什么东西之后,辜四维就在心里开始设计了起来。

现在只是想,真的要做,辜四维就得拿起笔和纸,画出比较精确的图来,虽然东西简单,但是辜四维干事的时候,还是非常认真的,这也是他以前师傅教给他的习惯。

“怎么样?”

刘福林问孙子刘德柱。

刘德柱咧个大个嘴,一脸憨笑:“太好玩了,等会我还要玩”。

“……”。

刘福林看着自家的孙子有点无语,现在跑的都满头大汗的居然还要玩。

辜四维这时回过神来,听到刘德柱的话,笑着说道:“你歇一歇吧,等会我扶上两圈之后再让你玩”。

辜四维还真不敢让刘德柱这小子一直这么跑下去,现在天气可不冷,温度升起来了,再让他这么在太阳底下一直跑,中暑那都是轻的,万一出个什么事情那可就不美了。

这时候陶一盛说道:“其实今天耕到这里就可以了,就这些咱们今天晚上还不一定能种的好呢,先把耕出来的种下,等到了明天的时候再耕。大毛是太利害了,但是咱们人可跟不上它”。

陶一盛说的是实话,现在能扶大毛拉的犁,仅有两人,一个是刘德柱一个就是辜四维,郭升寿的年纪也不大,但是他的体力不行,跟不光大毛的速度,不是郭升寿偷懒啊,而是他的身体一直就不是太好,体力活到是能干点,但是这么在大太阳底下跑,真不行。

辜四维也不想干了,因为他真是吃不消了,至于刘德柱到是想干,但是没有人再让他干,所以今天耕地的活便收了工。

耕地的活收了,别的活还有,从村里收来的红薯秧子要种下去,没有机器就得是人一株一株的种,好在这边留的当口比较大,差不多是乡亲们一般留的距离多出一半。

一是辜四维要留的,二是要是种的太密也没有那么多秧子,毕竟这东西是别人不种的辜四维才接手的,每家留的都防着不够的,不可能家里一留留一半,那不现实,所以辜四维收上来的时候,本就不够原计划的。

秧子一直种到天黑,大家伙吃完饭。

今天辜四维得把刘福林爷孙俩和吴美铃郭升寿两口子送回家,几天没有回家了,他们要回去住上一晚。

当然了,东西还得往家带的,辜四维给了两家每家一包小点心,还有一袋子大米。

陶一盛和郑有财两个没亲没故的,就直接留了下来,现在两人住在以前辜四维准备用做杂物间的屋里。

两人也没什么不习惯的,辜四维家的杂物间可比他们家宽敞亮堂多了。

第二天接了两家过来大家继续干活。

就这么周而复始,渐渐的地里的秧苗越来越多,原本灰黄色的土地上起了星星点点的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