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他与任惟是灵魂的契合”(第2/3页)

应春和没有同任惟介绍蚝烙的制作过程,而是低下头,催促他快些吃。

任惟不明所以,但乖乖照做。

吃完所有的食物之后,任惟抽了一张纸巾擦嘴,正是在这时,一个不合时宜的饱嗝从他的嘴里跑了出来。

他明显有些窘迫地捂住嘴,很是歉意地望过来,想表达自己的不好意思。

应春和并没有觉得这个饱嗝让任惟的风度减分,反而觉得他可爱。不过依旧配合地别过脸,假装没有听见。

临走的时候,两人分了一点樱桃给喜叔。作为回报,喜叔给他们一人手里塞了杯自己做的凉茶。

凉茶清热解暑,任惟刚想夸赞,一出门就被外头的热浪差点掀了个跟头,低头猛喝了两口凉茶以作缓解。

“我们现在去哪?” 任惟偏头问应春和。

应春和不怎么怕晒,但看着这毒辣的日头和任惟白皙的皮肤到底皱眉,有心找一个阴凉些的地方玩。

“边上有家手工工艺品店,我带你去那吧。”应春和引着任惟往有遮阳伞的街道走,特意自己走在外侧,让任惟走在里面。

走了一阵之后,任惟才发现应春和一大半的身体都暴露在烈阳下,而自己却在对方的引领下,不知不觉间一直处在遮阳伞的阴影下。

“应春和……”任惟的喉结滚了滚,突然想说点什么。

“怎么了?”应春和对他情绪的变化浑然未觉,正好已经走至了手工艺品店门口,催促人进去,“到了,进去吧。”

任惟只好止住话头,推开门,往里走去。

手工艺品店的老板是一对年迈的夫妻,二人进去时,里头正一人削着竹子,一人编着竹篮,好不和谐。

编竹篮的阿婆穿着红艳艳的花裙子,嘴里咿咿呀呀地唱着当地的民谣,歌声温柔慈和,叫人联想到母亲慢慢晃着婴儿摇篮的手。

“阿婆,阿公。”应春和走在后面,从任惟的肩膀处往前冒出自己的头,熟练地同人打招呼。

丁阿婆的歌声停下来,抬起头眯着眼睛打量来人,认出是应春和后,立即笑得弯了眉眼:“欸呀,是小应喔。今天你怎么有空过来我这儿啊,是你阿婆找我有啥事?”

应春和冲她笑着摆摆手:“没有,不是我阿婆找你,是我带朋友过来玩。”

任惟很有眼力见地往前走了走,凑到丁阿婆的跟前,自来熟地打招呼:“阿婆,我是应春和的朋友,过来这边玩。你穿的这条裙子真好看,好靓欸。”

丁阿婆还是头一回见应春和带外地来的朋友到自己店里来玩,更没想到是这么一个嘴甜的小伙,夸张地诶哟两声,而后声色俱厉地去拍身边的老头:“你瞧瞧,你看人家多有眼光。哪像你个老头子,非说我穿得花里胡哨不好看。”

丁阿公冤枉死了,赶紧朝应春和求助:“小应呐,你快来帮帮阿公。我哪敢说你阿婆穿花裙子不好看喔,我分明说的是穿裙子不方便做事的啦,她净冤枉我!”

两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左一句右一句地吵起嘴来,叫应春和看得哭笑不得,只能上前劝架,好说歹说才把人给劝住了。

吵嘴停下来,丁阿婆笑眯眯地看向任惟,阔气地朝店内挥了下手臂:“小伙子,你要看上店里什么物件,尽管拿走,就当阿婆送你的。欸,你瞧这小伙不仅嘴甜,长得还俊。”

任惟脸皮再厚也经不住被这么一通夸,脸都红了,窘迫地摆摆手:“阿婆太客气了,我还是给您付钱吧,哪能叫您送。”

“诶哟,那有什么的。这些个小物件值不了几个钱,也就你们外地人觉得新鲜还能拿着玩玩。”丁阿婆冲应春和的方向努努嘴,“小应他可看不上我店里的东西咯,早玩腻了。”

应春和连忙往丁阿公身旁靠了靠,跟人告状,“阿公,你看阿婆她,这见了帅哥就移不开眼的习惯还是没改。”

“哼。”丁阿公吹了吹胡子,非但不生气,反而骄傲地挺了挺腰,“要不是这样,你阿婆年轻的时候也不会看上我喔。我那会儿,可是咱们岛上第一帅哥。”

老头神气的样子叫任惟跟应春和都笑弯了腰,丁阿婆却嫌弃地给了他一肘子,“好汉还不提当年勇呢。陈芝麻烂谷子的破事了,还好意思拿出来显摆。”

任惟笑着笑着,一转头,瞧见架子上挂了个风铃,上头是淡蓝色的玻璃制品,下面吊着竹子编的叶片、花朵,随着风吹轻轻摇晃,很是精巧。

“喜欢这个?”应春和注意到了任惟的眼神,凑过来问他。

任惟点点头,去问丁阿婆:“阿婆,这个卖吗?我喜欢这个风铃。”

丁阿婆停下同老伴的吵嘴,看过来,不知为何,神情竟有些古怪。

任惟以为这是非卖品,善解人意地道:“要是这是您自己用来收藏的就算了吧,我再看看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