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5/5页)

她下车后,赵辉径直开回家。说家里有事,倒不是托词。东东班主任今天家访,时间是早定下的,下午四点半。赵辉到家刚坐定,门铃就响了。班主任是这学期新换的,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人生得很文气,话也讲得很客气,先是表扬了东东:“这学期成绩有所进步,期中考试上升了两名,排在年级第316名——”赵辉知道宝贝儿子的成绩,倒过去比正过来数要快得多的那种。这样的夸奖,比直接批评更让人难为情。

“赵东爸爸,有件事情,不知道您清不清楚。”老师话锋一转,眼睛瞥向沙发边正在“切水果”的赵蕊,“——是关于赵东为他姐姐找男朋友的事。”

老师离开后,赵辉与儿子进行了一次深谈。东东坦言上周曾经偷偷带姐姐出门,跟他一个同学的表哥喝咖啡。“您不用想得太严重,不是相亲,就是见个面,大家聊一聊。赵蕊这个年纪,是时候要接触一些异性朋友了,不能总是傻傻地待在家里。”

赵辉提醒他:“我记得上个月,你还准备搞个乐队,让你姐姐当鼓手。”

东东点头:“对,没错。您不知道,赵蕊其实乐感挺好……”

“还有上上个月,”赵辉打断他,“你给姐姐报了个中医推拿班,想让她去学推拿。”

“对,我是觉得推拿……”

“我记得你还劝过我,给姐姐投资开个网店,让她学做小生意。”

“嗯。”东东看了看父亲的脸色,没说下去。

赵辉缓缓地道:“首先,我必须充分肯定你对姐姐的关心。这点非常好,也让我很感动。但同时你也应该知道,你姐姐不是普通人。她几乎看不见,耳朵也不好使。一个视力、听力都有障碍的人,我认为你提出的那些想法,是有点儿强人所难了。你觉得呢?”

东东看着地板:“所以,就让她一辈子这样下去是吗?一辈子在家里等着别人照顾?”

“我有更好的选择吗?”赵辉努力不让音量提高。

“这也就是你们把我生出来的原因是吗?”停顿片刻后,东东忽然道。

“什么?”赵辉怔了怔。

“如果她好好的,根本就不会有我这个人。我的存在,就是为了将来照顾她,对不对?”

这场谈话,最终是不欢而散。其实也在意料之中。东东把自己关进房里。类似的事情之前也有过几次。赵辉知道儿子的为人,倒不是怕担责任,归根结底还是替姐姐着急。赵蕊的眼睛最近又恶化了,医生说她的视力已经接近0.1,三十岁前全盲的概率基本是百分之百。亏得赵辉这些年练就的定力,才勉强做到人前若无其事。心是彻底乱了。脑子里全是女儿。更多的是想她将来的事。成家也是不指望了,但至少要衣食无忧,平安度日。当年他与李莹商量要二胎时,也觉得对未来的孩子有些不公,但除了亲生的弟弟妹妹,又能指望谁?赵辉也曾想过让女儿学点儿手艺,之前上盲童学校时,老师推荐她学习打字,说有专门给视障群体使用的计算机和软件,学习后也可以照常写字、上网、收发邮件。赵辉动过心,但想这玩意儿只是个新鲜,不可能普及,便没有去试。还有诸如盲人按摩、盲人乐器、盲人翻译什么的,他都没答应。他舍不得女儿吃苦,说实话也没什么信心,怕瞎折腾。他宁可每隔几天带女儿去跑步,还让她练过一阵芭蕾,倒不是为了形体美,主要是锻炼身体。眼睛、耳朵已经不行了,别的地方无论如何不能再出问题。东东将来养个瞎姐姐或许还行,如果再有别的毛病,那就真要命了。赵辉每每想起这些,便觉得心口一阵阵地疼。

晚饭时,东东照常出来。赵辉看着儿子,也不知该说什么好。一家人默默地吃饭。晚餐是馄饨。保姆说隔壁新搬来的邻居挨家挨户送上门的。“都说搬家要送馒头糕,这人倒是新鲜,送馄饨。”馄饨是三鲜馅的,味道不错。赵蕊吃了一碗,还要再添。东东站起来替她又盛了一碗,她又说太多了。东东嘿的一声,拨了两个到自己碗里。瞥见父亲在看自己,东东迟疑了一下:“您也再添一碗?”赵辉点头,把碗递过去:“谢谢。”

有人敲门。赵辉走过去,在猫眼里一看,顿时愣住了,停了几秒才开门。

周琳站在门口,笑吟吟的:“赵总!”不待他表示疑问,她径直说下去:

“我来没别的事,就是想问一下——馄饨好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