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我家璃慈也太凶猛了吧?(第4/5页)

这对神武世界内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会造成致命打击。

除此之外,大挪移阵盘的维修费用、人员组织费用、足足十二枚仙灵石的通道开启费用,以及其他杂七杂八的费用怎么办?

由此,在王氏、妘氏、申屠氏以及天玑老人的百宝阁组成的圣域开拓联盟中,回去售卖的货物会比正常价格略低一筹出售。

如此一来,既可以间接武装强大各世家,产生的利润也可以获取更多资金,从圣域采购更多的物资,用来打造并增强更多的军队,积累更强的底蕴。

而且像王氏,如果资源很多,就可以培养出更多人才和军队,也能利用额外赚到的钱,来大力鼓励推广王氏的优质灵米灵谷种植,增强广大世家的收入。

各类优等灵米、各类矿物等基础物资,在圣域价格都偏高,反而是一些高端灵药相对神武世界要便宜不少。显然,圣域在高端丹药这一块的发展比神武世界更加成熟,相关的高端灵药培育技术,以及与高端灵药培育相关的产业规模也更大。

其实这也是正常的。

在神武世界,高端灵药,尤其是七品以上的灵药,对成长环境的要求都极高,培育困难不说,培育周期也长,培育过程中对资源的消耗也是巨大的,一般的世家根本没有能力也没有财力进行培育,以至于直到如今,也只有各大国家的皇室,以及仙魔两朝一品以上的世家,会专门去培育高端灵药。

而一般的封国,哪怕倾尽全力,能够培育出的高端灵药数量也十分有限,供应自己都未必够,哪里还会对外售卖?

即便是妘氏的百草园,已经号称是神武世界范围内最大的灵药园了,高端灵药的产量也依旧十分有限。

这也导致神武世界的高端灵药长期都处于一种供小于求的状态,价格自然也就居高不下。

事实上,不仅仅是高端灵药,像宝典,道器这一类供远远小于求的东西,在神武世界内的价格都是要比圣域高出一大截的。至于仙器,那就更是有价无市了,压根没人会卖。

基础物资则与之相反。

普通灵米等基础物资的价格,往往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越是繁荣之地,赚钱的机会往往越是多种多样,种植普通的灵米利润不高,愿意种植的人少,再加上人工成本的增加,种种因素叠加之下,价格自然也就比神武世界要高。

当然,这只是个笼统的说法而已,实际情况要比这复杂得多。

而灵米灵谷类的资源,乃是可再生资源,且是王守哲本身的优势,自然要紧抓这一点。

当然,随着神武世界各类宝物数量的增多,价格会随着时间逐渐下滑,最后逐渐趋于平衡,那都是正常的市场自我调节手段,自然是最好不过。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如今这拍卖会上,妘天歌出手太凶,看到什么都想买,几乎不给其他家族机会,自然是引来了众怒。

“咳咳,天歌啊。”王守哲也是有些看不下去了,暗中传音,“差不多就行了,得给人口汤喝喝。”

各种采购,收集有价值的宝物资源,那是一件漫长的工作,也需要精打细算,以尽量低的成本采购到更多的资源,自然有人专职负责,也不是他与妘天歌两人应该干的事情。

不过随着最后一件压轴物品和大轴的上台,王守哲也没忍住,亲自参与进了拍卖。

原因无它,压轴货物是一柄道器,大轴更是一部宝典。

王氏的道器和宝典不少,但是依旧是远远供不应求。君不见,王安业的剑阵中,为了节约道器和神通灵宝资源,很多用的还是法宝级长剑。

最关键的是,这两样东西卖得还不贵,那把刀类道器起拍价仅十三极灵,最后被王守哲以十九极灵拿下。宝典就牛了,起拍价直接为一枚仙灵石六十极品灵石,每次加价不得低于一枚极灵。

按理说,这种级别的拍卖会上不太会出现宝典这个级别的宝物。

也许正是因此,方才引来了很多一品和超一品世家。他们都提前获得了消息,“凑足”了仙灵石,铆足了劲准备为家族再添一脉凌虚传承。

然而,想象中的“激烈”竞争根本没有发生。

当王守哲轻描淡写地举牌喊出了三枚仙灵石的价格时,所有参与竞争的世家都齐刷刷哑火了。

到了这时候,王守哲和妘天歌已经彻底成为了拍卖场中最靓的崽,不知道多少道神念已经在王守哲和妘天歌身上隐晦地扫来扫去了。

“公子,说好的要低调些呢?”妘天歌忍俊不禁地给他传音,“合着您不让我买,是想自己买。”

“太便宜了,忍不住就捡了个漏,不过看样子,似乎引起敌意了。”王守哲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