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总有人不识趣(第3/4页)

封奕惊讶地看着宋云昭,没想到她会这样说,便道:“你若是这样做,日后宋夫人在外说起,你的名声将如何?”

宋云昭抬头看了皇帝一眼,这个时候居然会为她的名声着想,有点意外啊。

难得有那么一点点心虚,她轻咳一声说道:“要说我一点也不在乎名声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让名声绑架我做我不愿意做的事情,我也是不愿意的。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我不是圣人,别人欺负过我,我不愿意为了名声让自己弯腰,所以如果真的到了那一步,那就一拍两散好了。”

封奕深深地凝视着云昭,听到她这样说,他竟然丝毫不觉得意外。

如此有悖伦常的话,若是被读书人听了去,肯定会指着她的鼻子骂上三天三夜。

但是,封奕嘴上不说,心里却认同云昭有些话很合他的心意。

他自幼也是不被父母喜欢的孩子,他知道不被庇护的孩子会遇到多少委屈与难过。

如果他以德报怨,那么太后就应该在宫里享福,而不是还在行宫。

是太后不想回宫吗?

不是,是他不想让太后回来掺和他的生活。

以太后的性子,如果她住在宫里,这后宫肯定会被她折腾的鸡飞狗跳,在他还没有大权在握之前,太后再给自己添乱,他这皇位还怎么坐得稳?

所以,他跟太后有六年之约,她以为先帝守孝为名长住行宫,他六年后接她回宫。

想到这里封奕才发现,等明年六年之约就要到了,他势必要遵守诺言接太后回宫。

但是现在后宫里,一个能制约太后的妃子都没有,这可是个大问题。

如果无人能辖制太后,这后宫怕不是要乱成一团。

想到这里,封奕的眼睛落在云昭身上。

宋云昭被皇帝乌黑的眸子凝视着,心头突然一慌,总有种不太好的预感。

正这么想着,就听着皇帝说道:“你放心,宫宴的名单朕会亲自去写。”

嗯?

惊喜来得太快,有点像龙卷风,她一时间居然没回过神来。

不过,皇帝答应的这么快,不会是拿她填什么坑吧?

不管怎么样,解决这个大问题她还是很高兴的,这种事情,她来做那就是天大的事情,孝字顶在头上,横也是错竖也是错。

但是皇帝下旨的话那就不一样了,宋家虽然分了家,但是大夫人身为宋家的宗妇,让她进宫也是合理的。

这么一件事情,让宋云昭乐了好几天,转瞬间就到了十一月底,进入腊月之前,雪灾已经到了尾声,老弱妇幼难免会有熬不过去的,但是总体来说死亡人数比预期要低很多。

右相也好,秦太傅也好,还是这次再次赈灾的宋南祯也好,都在朝堂上被皇帝大为赞赏。

这个抠门皇帝,这回只是嘴上表扬,没有什么实际性的表彰。

宋云昭不意外,她爹上头盯着秦太傅跟右相,这两位不管是哪一个,皇帝都绝对不想给他们加官的,官职上已经升无可升,但是还有勋官,专门给为朝廷做出贡献的朝臣的荣誉封号。

皇帝跟朝臣的矛盾很深,这样的情况下是绝对不会愿意给他们加勋官。

如此一来,她的父亲就受了牵累,这次也不会有封赏。

别人看着宋云昭吃了亏,宋云昭自己却不这样想,她父亲如果升迁过快也是隐患,还不如这样稳扎稳打。

这件事里,唯一沾光的就是右相,他之前因为舞弊案灰头土脸的,这回算是扬眉吐气。

跟宋南祯一样倒霉的还有秦太傅,秦太傅这回也是真的出了力气的,结果皇帝只是轻飘飘的在朝堂上赞誉几句,这与他当初想要的相差甚远。

尤其是儿子秦元镜因为收受贿赂被罢官之后,秦太傅这次如此积极施粥救灾,也是希望能为儿子再谋一个官职,但是眼下看皇上的态度大概是不成了。

秦太傅憋了一肚子火气,忙活月余,竟是给右相做了嫁衣,越想越是气闷,硬撑着没在朝堂上显出半分来,但是回府之后发了好大的火。

秦溪月在宫里得了消息也是半晌没缓过神,费了这么大的功夫做成此事,结果却不尽人意。

她实在是想不明白,怎么自己做点事情就这么难。

不过转念一想,这回宋云昭的父亲也没升官,救灾与施粥也不同,那可是更加辛苦的差事。

秦溪月原以为这件事情下来,宋云昭说不定会有不满,只要宋云昭能跟皇上闹一闹,她这里也能转圜一二,谁知道等来等去,一直进了腊月都没听说宋云昭有什么动作。

秦溪月如何郁闷宋云昭不知道,宋叶熙跟宋锦萱年前都要出嫁,本来没这么急,但是杨家年后要送儿子南下读书,就想让宋锦萱陪着一起去,所以跟宋家商议婚期能不能赶在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