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二章:鸟尽弓藏(第2/3页)

但武功侯赵佗不是皇帝最宠信的大臣吗?

而且武功侯还娶了皇帝的女儿,堪称帝国支柱,和昔日的武安君处境并不一样,怎么会落到这个下场?

有人颤声道:“前几日,皇帝不是下诏减免今岁的天下赋税吗?我听说这事情就是武功侯在朝堂上提议的,莫不是皇帝因为此事……”

朝堂上的具体情形很少会流传于民间,但减免天下赋税的诏令影响颇大,还是有不少捕风捉影的消息广为流传,出没于黔首之嘴。

“闭嘴!你们这群狗竖子,再胡乱议政,老夫立刻去告官,把你们全部抓去修帝陵。”

店主人骂骂咧咧的走过来,对着他们吼道:“你们是不是饭吃的太饱了,一群黔首小民,整日里聊着不该你们管的事情,再有下一次,全去当刑徒吧!”

众人不敢再言,只是眼中悲哀之意无法掩饰。

武功侯竟为了天下黔首减免赋税,得罪了皇帝啊。

“武功侯啊,我的武功侯!你一定要长命百岁啊!”

隔壁桌,一个络腮胡子的大汉,一边往嘴里灌着浆水,一边哭叫起来。

……

“父亲,你听说了吗?赵佗突然暴病,据说床都下不了!”

当廷尉李斯忙完公务,回到府中的时候,李于便走过来,嘴里激动的说着这个消息。

“我在廷尉府里听说了。”

李斯一边往屋里走,一边颔首回应。

李于连忙跟上李斯的步伐,同时挥手让周围的下人离去。

他有些兴奋地说道:“我听说赵佗是吃了皇帝赐的药才暴病不起,父亲,现在外面都说,这是皇帝故意的,恐怕是要故意赐死赵佗。”

李斯脚步一顿,一脸惊愕的望过来。

“这怎么可能!”

武功侯吃了药,暴病不起的消息传的很快,甚至廷尉府的小吏都在私下议论。

李斯也有耳闻,但可没人敢在廷尉面前说这种阴谋论,这说法完全出乎了李斯的预料。

“怎么不可能。”

李于眼见四下无人,嘿嘿笑起来:“那赵佗才二十余岁,又是军伍出身,体魄强健,怎么可能一下子就暴病不起,而且还刚好是在吃了皇帝赐下的药之后才这样,这问题不是很显然就出在那药上面吗?”

“如今我大秦已经灭了六国,并荡平匈奴,击破月氏,剩下的西南、河西、百越之地皆是蛮夷小邦,不足为虑。皇帝已经不需要赵佗了!”

“赵佗立下赫赫功勋,现在已经成为食邑六千户的伦侯,近乎爬到了我大秦爵位的顶端,再往上除了一级彻侯之外,已经是升无可升了。最重要的是他还年轻啊。当今皇帝在,自然能镇住赵佗,但若是皇帝归去,天下何人能镇的住他,诸公子之中无人能和赵佗抗衡。”

“皇帝肯定是想到了这一点,故而才想要赐药将其杀死,正是昔日越王勾践所施展鸟尽弓藏的手段。赵佗一死,皇帝则再无隐患,哪怕日后归去,二世皇帝亦能坐稳大秦江山。”

李斯被儿子这一堆阴谋论说的是满脸吃惊。

他惊讶之后,又摇头道:“以皇帝的手段,想杀赵佗,就和昔日昭襄王一般,赐下一剑就行了,何必弄什么赐药,而且他这不是暴病吗?又没有死掉。”

李于哼了一声,解释道:“这就是皇帝的高明之处了,当初越王勾践杀文种,臭名流于后世。昭襄王赐杀武安君,让秦人数代难忘。皇帝不想担这个骂名,故而假意赐药,实则毒杀,赵佗死了自然是好,如果没死,想来剧毒之下,也活不了几天,定然早于皇帝之前死掉。”

“而皇帝只需要将所有罪责推到那些炼药的方士头上,他就不用再承担骂名了,如此手段,高,真是高,不愧是我大秦的皇帝。父亲,你就等着看吧,这一次赵佗之事,担责的定然是那些方士!”

李于昂着脑袋,非常自信。

李斯略一思索后,又缓缓摇了摇头。

他沉声道:“你有没有想过,武功侯暴病,按一般情况,都该尽量隐瞒消息才是,如何会在半日之间传遍全城,这事情可不正常。”

李于咧嘴一笑,说道:“自然是赵佗搞得鬼了,他肯定看出了皇帝的赐死之意,这才将事情闹大,好让皇帝收敛,甚至对他手下留情。那赵佗,也是个人精啊!”

李斯愣了下,然后一巴掌扇了过去。

……

巍巍秦宫之中。

始皇帝高坐帝榻,呼吸有些急促。

“武功侯吃了朕赐的药,暴病不起。”

他抬起有些发红的眸子,盯着殿中的姚贾道:“咸阳中有人说是朕赐下的药有问题,欲杀武功侯?”

姚贾点点头,说道:“有人将此事和当年的武安君联系起来。臣已命人巡查咸阳,有敢胡言者,尽数捕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