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第3/4页)

“上次您说的工作证,我做出来了,您看怎么样?”他掏出了个小皮夹递给奥尔。

皮夹里放着的是名片大小的硬卡片,它套在一个皮质的方套子里,套子镂空的那一边露出了卡片上的两行文字,以及一张照片——照片是马克西姆的,文字是“蒙代尔财团执行总裁”马克西姆·托马斯,照片的一角还盖着钢印。

“财团?是不是口气有点大?”奥尔问,却发现所有人都看着他。

“奥尔,你是不是不知道你的产业有多大?”

“不是只在索德曼……”

马克西姆对他摇头:“实际上,我们的炸鸡已经卖到全国各地了,纺织品卖得也很好,因为我们产品的材质都比同类产品高。”

“……”去年年底还不是这样的,奥尔明明以为这四个月他是看着自己的产业发展的,结果……他看了个啥?算了,这些事不忙考虑,“这个挺好的。”

露出的那一面最好还有层塑料,但是在根本没有石油的世界里,还是不要要求这么多了。

“照片也是每人都要吗?”

“对,每人都要,一共四张,一张贴在档案上,一张放在档案袋里。一张在这,最后一张留给工人自己,而且不只是工厂。”奥尔把这个递给达利安,达利安看了看,从另外一边传了下去,“我们也都要。”

拿到这个的人们都有点小兴奋,这个年代,照相是昂贵,并且郑重的事情。人们拍照都要是因为重要的事情,并且穿着体面的衣服。能免费拍摄一张照片,即使只是这种大头照,对于所有人也都是让他们开心的事情。

工作证传回了马克西姆手里,他小心地把这个东西收了起来。

“我们好像是跑题了。”奥尔说,“这个工坊……我们该怎么对待它?带人烧了它首先排除,这是国王的命令。”

“我们把人派出去,堵在路口上,把其他警局送过来的人都要走?”

“要走之后怎么处理?他们都是无家可归者,我们养着吗?”

“其实我们鱼尾区的无家可归者本来就没有多少。”

“对,不要管它就好了吧?其它区的送就让他们送。”

“可以过一段就去把孩子和年轻女人买下来,不能把他们留在那。”

“你觉得其它人难道就好了?或者老人留在那等死?”

“你们觉得按照原本的价钱,我们能从同行手里买下那些流浪者吗?我告诉你们,只要我们出的钱高一点,工坊也立刻就会加钱。”

“这不是工坊加不加钱的问题,这是我们有没有钱的问题。那些和我们关系还算不错的分局就算答应把人送过来,但他们要送多少人过来?我们有那么多钱吗?”

最终的点——没钱。

整个索德曼的无家可归者,多到可怕。

而且很多人属于“薛定谔的无家可归者”,他们的家就是最廉价的出租屋,那种2艾柯一个床位,1艾柯一个角落的出租屋。一家人买一个位置,轮流进去睡觉,或者攒几天的钱再租一个位置,好好睡一觉。

他们是有家的,但又是无家可归者,这些人全部都可以被塞进工坊里。

工坊一旦真的无限制接纳无家可归者,索德曼超过七成的人口都能被塞进去。

“先生。”雪莉开口了,“我觉得这件事或许该和另外两件事联合起来看。”

“另外两件事?啊!”奥尔恍然大悟。

另外两件事——地铁和万国博览会。

地铁还在建设,奥尔旗下那两家毫无经验的建筑公司,建设进度竟然还是靠前的,甚至还得到了国王的嘉奖。

万国博览会也是要建立场馆的,梧桐区外围已经开始平整土地了,那范围可不小,这也是一项大工程。

这两项从国王发布的命令看,都是要在明年的八月前建设完毕,进行使用的。诺顿帝国又不是基建狂魔,夸下这种海口,怎么建?

奥尔原来以为还是要大量雇佣劳工,还思考着要叮嘱马克思姆不要扩大建筑队,毕竟这种大规模基建再加奇观的建设情况,不是长期都有的,扩大了工人队伍以后没活干怎么办?

结果……国王或许也从地铁早期建设的进度上看出了问题,她不准备再雇佣拖沓的民间劳工了。

无家可归者(奴隶)多好啊?完全不用给工资,只要给工坊经营者一笔钱……不对,很可能工坊经营者要反过来给市政厅一笔钱,好购买经营的资格。他们的利润,从那些无家可归者身上刮下来就够了。

这可真是一件多赢的事情啊。

国王有了0成本的建筑工人,工厂有了大量低廉的劳工,警察们能有一笔零花钱,工坊经营者可以赚取不错的利润,市容变好了,治安也变好了。所有人都赞美着,唯一反对的那个群体……发不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