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头脑风暴(第2/3页)

“这些移民的人,可都是有钱人呐!他们手里的土地和房产,肯定有不少。说不定有很多,还没来得及卖掉呢。”

“他们现在已经移民大半年了,对香江目前的楼市,肯定没有我们了解。如果我们去那些国家的华人聚居区打广告,说不定就能够以很低的价格,买到他们手中的土地和房产。”

李蓁蓁听了之后,顿时想起来了,对呀,前世不就有人,用了这种办法,最终以极低的价格,买到了大量的土地和房产吗。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不得不提到香江的移民历史了。

自满清灭亡以来,香江就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移民潮。这些移民,并没有把香江当做自己最后的归宿,有很多人还会选择继续移民到其他的国家。这种情况,在最近这两年,随着政局的动荡不安,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这些移民,他们很多都在香江拥有大量的房产和土地,平时依然租出去,所得到的租金,就用于他们在国外的开销。

这些人,就是俗称的寓公了,也叫做包租公和包租婆。

据李蓁蓁了解,在一些海外的华人聚居区,这样的寓公,还有不少呢。

不得不说,这个员工提出来的主意,非常好,也非常具有可操作性。

他的一番话,也迅速地启发了在场所有人的思维,很快又有人补充说:

“我们还可以派出员工,到这些国家的华人聚居区,直接跟他们购买。这样,肯定速度比较快,而且不用经过中介,也会比较便宜。”

又有其他人发言了,他说:“对对对,这个方法很好。我们还可以先打听清楚了,谁拥有这些房产和土地,到时候直接找到业主,就是磨,也要把他磨下来。”

越来越多的员工都发言了,他们提出来的主意之中,不乏金点子和亮点子,李蓁蓁听得暗暗点头。

到了最后,李蓁蓁总结说:“那好,我现在决定了,我们公司,先在这些国家的华人聚居区打广告,然后派出专人前去收购。趁着这段时间,你们也要赶紧打听清楚了,谁是这些房产和土地的主人,到时候,做到有目的的收购。”

“另外,我了解到,很多市区的楼,每一层的主人,都是不同的人。对于这样的楼,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我想,我们可以把每一层楼,都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把它们一层一层地买下来。到了最后,整栋楼就都是我们的了。”

“所以,大家出去打听消息的时候,不要忘了把这一点,也给打听清楚了。要是一栋楼有不同的主人,我们就用这种办法,把它们攻克下来。”

“我们的目标是,用尽可能少的钱,买到尽可能多的房产和土地!”

“谢副总,你接下来就把这件事情,当做重中之重,一定要把它办好!我等着你的好消息。”

谢长平顿时严肃地说:“是!老板,我一定会尽心尽力地办好这件事情的!”

李蓁蓁对这件事情非常重视,忍不住经常跑到公司里,查看事情的进展,顺便也给出一些指导性的意见。

看到老板这么重视,底下的员工当然不敢怠慢了。大家都齐心协力,很快地,事情就有了良好的发展。

现在,广告已经打出去了,需要出差的员工,也陆续派出去了。如今李蓁蓁能够做的,就是静静地等待好消息。

时间过得飞快,马上就要到春节了。

陆娉婷知道李蓁蓁身边没有任何亲人,害怕她一个人孤零零地会感到寂寞,就想邀请她到自己的家里一起过年。

但是,李蓁蓁委婉地拒绝了陆娉婷。

过年就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李蓁蓁一个外人,贸贸然地跑到陆娉婷的家里,她自己也会觉得很不自在。

好在,李蓁蓁不是一个自怜自艾的人,她自己一个人,也能过得很好。

她很快就采买了一大堆年货,也不管自己能不能吃得完,还给陆娉婷也送了一些,还约了她一起出去逛街。

李蓁蓁最感兴趣的东西,当然是古玩了。

因此,她约了陆娉婷,一起去逛荷李活街。

由于最近地产公司要有大动作,需要的资金也比较多。因此,李蓁蓁并没有选择大肆采购,而是精挑细选了一些比较珍贵,也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古玩。

李蓁蓁她们逛着逛着,突然发现这里有一家新开的古董店,是专门经营紫檀家具的。

刚刚走进这一家古董店,李蓁蓁就闻到了一股特别好闻的香气,那是紫檀木所特有的幽香。

这种淡雅的幽香,可以使人瞬间凝神静气,达到精神安宁的作用。

李蓁蓁心里一动,紫檀,那可是好东西呀!

于是,李蓁蓁很感兴趣地在店里面转悠起来,很快就选定了好几样家具。

这些家具,全部都是明清时期的老家具,雕工非常细腻和精致,看着就给人一种艺术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