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捡漏捡漏(第4/6页)

“这些都是我店里的珍藏,端砚、歙砚、洮河砚、澄泥砚,都在这里了,你看看有没有合你心意的?”

周然把这十几个砚台全部都看了一遍,但是他对这些没有一点研究,根本不知道哪一个比较好,赶紧跟李蓁蓁求助,说:“蓁蓁,你帮我看看,这里面有没有好的砚台?”

陆娉婷早就心急地把这些砚台都看过了,这时候也期待地看着李蓁蓁,想听听她怎么说。

李蓁蓁走过去,一一看过这些砚台,在心里仔细地斟酌着,忽然指着其中一个黑色的砚台说:

“周然,你看看这个怎么样?”

周然顺着看过去,发现这是一个茶盘大小的黑色砚台,左上角还有许多天然的金色斑点,被巧妙地雕刻成了旭日东升,光芒万丈的写意图画,看起来非常不错。

不过,就算这个砚台很差劲,只要它是李蓁蓁挑选的,周然都会觉得它很好。

周然点点头,满意地笑着说:“嗯,这个就很好,老板,这个砚台多少钱?”

老板高兴地笑着说:“你们的眼光很不错,这是我这里最好的端砚了!端砚是四大名砚之首,你看这材质,多细腻,多娇嫩!用端砚来磨墨,出墨速度非常快,用起来还很滑!这个砚上面还有金星,说明它是最上等的端砚!”

陆娉婷忍不住打断了老板的话,说:“老板,你就别自卖自夸了,你说这么多,到底想卖多少钱?”

老板的眼珠子转了转,很快就笑着说:“嘿嘿嘿,这个只卖500块钱。”

陆娉婷吃惊地说:“好贵啊!你这是什么砚?要卖这么贵!”

老板顿时不服气地说:“哪里贵了?我这个可是最好的端砚,你看看,这上面还有清代的古诗,这可是清代的古物。”

李蓁蓁起了好奇心,把这个砚台拿起来仔细看,只见在左下角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刻着一句诗: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这确实是清代的诗,看来这的确是一个清代的端砚。

咦?等等!

李蓁蓁无意间发现,在这句诗的下面,有一个椭圆形的符号,看起来有点像雕刻的花纹,也有点像是文字,李蓁蓁仔细一看,顿时吃了一惊!

这,居然是……

李蓁蓁不动声色地把这个端砚放好,然后说:“老板,要不你就便宜一点吧?450块钱怎么样?”

陆娉婷也帮腔说:“对呀,老板,要是450块,我们就买了,好不好?”

周然也没有意见,只看着老板。

老板一脸犹豫和肉痛的表情,最后坚决地说:“450块绝对不行,最多最多,我让你们20块,480块!要是不行,我就不卖了!”

看来,480块,确实是这个老板的心理底价了。

李蓁蓁有点紧张地看着周然,朝着他点了点头,示意他这个价格可以买。

但是如果周然不要了,她就打算自己把这个端砚买下来。

周然一直在关注李蓁蓁,看到她点头了,就说:“那好吧,就按你这个价格算,你给我包装得好一点,我要拿来送人的。”

老板非常高兴,立刻答应下来,然后就和周然结了账,忙着打包去了。

李蓁蓁看到这里,有一点失望,不过还是为周然感到开心。

等他们从店里走出来了,李蓁蓁笑着说:“周然,你买的这个端砚,其实根本不是清代的。”

陆娉婷惊讶地说:“啊?那个老板居然敢骗人!不行,我们回去找他算账!”

李蓁蓁赶紧拉住了陆娉婷,说:“娉婷,你不要急,老板没有骗我们,他只是不识货。”

周然疑惑地说:“蓁蓁,你的意思是说,这个砚台,老板把它卖便宜了?”

李蓁蓁笑着解释说:“依我看,确实是这样的。周然,你把砚台拿出来,看看左下角那里,是不是有一个印。”

周然赶紧把盒子打开了,拿出了砚台,放在三个人的中间。

李蓁蓁指着那个小小的印,说:“就是这里,这是一个印章,上面写了三个字,就是即墨侯。”

陆娉婷不解地说:“蓁蓁,我看不懂,你说这个即墨侯是什么意思?”

李蓁蓁微笑着说:“有一个唐朝的文人,名字叫做文嵩。他生平最喜欢制作砚台,曾经把砚台比作人,称之为即墨侯,还专门为它写了一篇文章。据说,文嵩所做的砚台,上面都有一个即墨侯的印章。所以,这根本就不是什么清代的砚台,而应该是唐代的砚台才对。周然,你今天算是捡漏了。”

周然高兴地说:“多亏有你,蓁蓁,如果让我自己挑选,我根本分辨不出哪一个才是好的。”

陆娉婷好奇地说:“蓁蓁,但是这上面不是有清代的诗吗?它怎么还会是唐朝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