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引爆(第2/3页)

包括霓虹也一样,因为NewPay进入霓虹市场更早,高丽因为地域保护原则不让NewPay进,霓虹的NewPay早在去年就成立了数字银行,专注于提供和传统银行差异化的产品。

NewPay Bank上线后,借助711和罗森快速扩张。

但彼得想搞的不是电子支付的那种数字银行,而是想收购传统的大型银行,让NewPay成为真正的金融巨鳄。

“每一次金融危机都会是潮涨潮落的过程,在每一次潮汐之后,都会有死去的尸体被海浪推向沙滩。

这次风浪格外大,说不定会有巨鲸倒下。”

周新心想:“你还真没说错,这次倒下的银行,有像雷曼兄弟那种投行,有像华盛顿互惠银行的那种商业银行。”

周新不知道的是,未来连硅谷银行都能破产。

“我赞同你的想法。

当这些资产有合适价格的时候,我们可以着手收购。”周新觉得没问题。

随着NewPay的进一步上市,他虽然依然掌握着NewPay的控制权,但是股份会进一步降低,会有更多的势力进来分享NewPay发展带来的红利。

运作NewPay的金融业务多元化,未来说不定能发展成类似高盛、PayPal和富国银行的结合体。

彼得·蒂尔说:“那我们需要在纽交所上市,另外麦道夫绝对会是标志性事件,是前所未有的大事件。

亨利想借助NewPay来消解媒体对麦道夫事件的关注,这不现实。

我有预感,这次的金融危机会格外残酷,会有很多资产跌到难以想象的价格。

但我们想在这种时候吃到一块相对不错的蛋糕,我们需要提前谋划。”

像华盛顿互惠银行,在08年金融危机破产前,是阿美利肯个人客户资产规模排名第四的银行,有着超过百年的历史,按照华国银行对标的话,类似交行了。

光是表内资产就超过了三千亿美元,它破产是因为流动性危机,它破产的时候,账面上的资产还有三千亿。

最后被摩根大通收购,收购价只有区区19亿美元。

像这种机会,压根轮不到NewPay。

顶级的唐僧肉一定是被离灵山最近的妖怪给先吃。

因为华盛顿互惠银行在破产后被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接管,当时想收购这家银行的企业包括花旗、汇丰和富国银行,最后为什么摩根大通胜出?还不是因为在华盛顿关系深厚。

包括二十年后,2023年阿美利肯银行倒闭潮中,第一共和银行,同样账面上2291亿美元的资产,被摩根大通以109亿美元收购,还是分批付款,只需要付首款26亿美元。

甚至在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摩根拿到了美联储290亿美元的支持,去收购倒闭的金融机构。

摩根借助收购华盛顿互惠银行,一跃成为阿美利肯最大的东海岸银行,未来在数次并购中,更是成为了占据超过10%全国存款的巨型银行。

所以,回到那个问题,这些顶级的唐僧肉轮不到NewPay,甚至连入场券都拿不到。

彼得在NewPay CEO这个位置上干了这么久,同样很明白这个道理,他想要提前谋划,为NewPay寻找一个机会。

哪怕只是区域性商业银行也可以,NewPay不愁没客户,他们掌握着线上渠道,这就是天然的客户来源,他们只需要一个机会。

哪怕是一家区域性银行,彼得也有把握借助NewPay的能量,把它打造成一家全国性的大行。

当周新和彼得在陆家嘴商量下一步NewPay的时候,远在大洋彼岸的华尔街因为一则消息彻底引爆。

“伯纳德·麦道夫涉嫌证券欺诈”

字越少,新闻越大。

媒体们都没有心思去想什么标题,他们需要第一时间把消息放出去。

老实说,阿美利肯的这些媒体,从麦道夫被控制,到Robin被控制,他们已经陆陆续续得到一些隐隐约约的消息。

不少媒体从业者都在微博上发消息,暗示最近有大事件发生。

但是因为华盛顿和华尔街的联手控制下,硬生生把这个消息拖了一个月时间。

华盛顿需要时间来把事情理清楚,准备好应对广大投资者怒火的方案,而华尔街需要时间来逃跑。

消息一旦发酵,会引起全球投资者对阿美利肯金融机构的信任危机,从证券到信托再到保险,没有一个能逃得了。

因此不把事情扩散是大家的共识。

普通人只能隔三差五看到股市暴跌,媒体都在说现在是底部,各种底部的形容词层出不穷。

就好像大A的政策底,市场底,只听过没见过。

这段时间,阿美利肯的韭菜们有了和华国韭菜们一样的感受,那就是老是说底部到了,怎么还在跌?

动不动三四百点起步,这还让不让人玩了?

“阿美利肯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司前董事会主席伯纳德·麦道夫11日因涉嫌证券欺诈遭警方逮捕。法院12日紧急冻结他名下证券交易公司和对冲基金公司的全部资产,以安抚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