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Newman的格局(第2/3页)

周新公开回应后,该微博迅速在全球的舆论界传播开来,大家都有不同的解读。

专业人士和普罗大众们关注的是周新的最后一句话,他认为金融危机将要到来,会比2000年那次纳斯达克泡沫破裂还要更加严重。

业内人士就没有敢说周新不懂金融的。

在世纪之交时,新兴投资提前预判,大量购买标普500工业指数成分股的操作,后来在业内被曝出来,华尔街认为这是神来之笔。

随着新兴投资的规模越来越大,这家以管理周新旗下财富为主的投资机构,在2006年开始大量抛售股票,转而购买黄金和长期国债,让华尔街的金融机构们意识到周新不仅是这么认为的,而且也是这么做的。

老实说,大家都知道危机要来,但是危机多严重,什么形势,没人能预判。

大量购买黄金这个行为,证明了周新预判将会非常不乐观。

而购买了麦道夫为主的高收益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则开始关心起他们购买的理财产品底层资产到底是什么。

有没有最近频频暴雷的次贷产品。

“我作为业内人士,我在离开高盛以前代表高盛,出任过NewPay的董事会代表,我可以给大家一个我们当时内部估计的数字。

一百亿,每年因为拒绝那些给予高昂佣金的金融机构,NewPay要损失一百亿美元。”约翰·塞恩发表微博说。

他之前是高盛的总裁,现在跳到美林证券担任CEO,他之前一直诟病NewPay在理财产品上的保守。

他的发言进一步佐证了周新的格局和操守。

周新的言论进一步带动了股票市场的暴跌,阿美利肯和华国的股市都创下千禧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周新的微博就像是吹响了资本市场暴跌的号角一样,股票市场的寒气进一步传导到其他资本市场,股票市场暴跌进一步导致投资者对对冲基金更加怀疑了。

来自阿美利肯乃至全球各地的投资者正在包围麦道夫对冲基金和百度的总部,他们要求麦道夫透露底层资产,透露具体的资金情况。

对冲基金的盈利模式在于模型,你同时做多和做空,来保证收益。简单来说,你不可能完全一半做空,一半做多,还是会有偏向性,你做空多于做多,然后市场又暴跌,那你会有一个很可观的收益。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有一类猜第二天股票指数涨跌的基金,股票指数涨的话,A基金的收益是7%,股票指数跌,A基金的收益是2%,这算是很简单的对冲基金案例。

麦道夫能长期保持在12%以上,那需要他绝大多数时间都把握住了股票市场的涨跌。

更重要的在于,他管理的资产规模高达6000亿美元,在股市暴跌的情况下,他要赚取年化12%的收益,只有做空,做空是要有对手盘的,也就是说他赚这么多,意味着和他做对手盘的公司得亏720亿美元。

有资格和麦道夫对冲基金做对手盘的公司也就那么多,购买麦道夫理财产品的人不乏金融从业人士和专业机构。

原时空那帮金融机构,金门资产管理公司、西班牙桑坦德银行、汇丰集团、法国巴黎银行、野村证券等等,因此在股市暴跌之后,大家都开始打听,麦道夫有没有做空。

结果就是,没人知道麦道夫有和哪家金融机构做空,明面上的消息没有,私下消息同样没有。

“Newman,你不应该站出来说这些的。”亨利通过跨国电话向周新表达他的不满。

亨利是亨利保尔森,他已经从高盛跑到Nash政府担任财政部长了,前年才来,干了一年多就遇上史无前例的巨坑。

周新说:“亨利,你懂我的,我是个好人,我想告诉人们一点真相,哪怕只是一点。

正如我微博中说的那样,普通人缺乏风险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即便身处金融危机中,也还是抱有幻想,或者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认识世界。

精英们把普通人的血肉当成自己过冬的食物,通过点亮火柴来让普通人对寒冬产生错觉,我只不过把现在是冬天给说了出来。

这并没有错。”

周新很坦诚,他很长一段时间看不惯这种行为,因为他也是靠着学习变得富有。

但富有后,这种富有也不过是让他变成了所谓的中产阶级,实际上掌握的社会资源极其有限。因为创业踩中了时代风口,身边来往的不乏“上层人士”。

从这些“上层人士”的沟通中,周新知道这些人和普通人虽然还是同一个物种,但掌握的资源让他们之间有着无法逾越的壁垒。

有一句话说的很好,动上层的利益如同夺取他们的生命,改变底层的观念如同掘他们的祖坟,而底层的观念正是上层财富的来源,试图说透这一切的人,是他们共同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