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各显神通(第2/3页)

中银国际和李庆文确实不是吃素的,单俊葆找到关建英,他们就找到了林本坚,大家都是神仙,看谁能更快过河。

上面的神仙在沟通的时候,底下的人也在尝试着发挥自己的作用。

“鹏哥,我知道你找我干嘛,出于公司保密规定,我可能不能给你透露太多。”

因为张江边上的打工人多,因此周围咖啡厅一大堆,张鹏特意找了个偏僻又环境好的咖啡厅,请他的老同学陈波来坐坐。

他们都是交大的博士,虽然不在一个院,但是是被安排成了室友,几年下来关系很不错。

陈波比张鹏先毕业,毕业后去了新芯,张鹏毕业后则是去了中金,到了投行部。

“我去燕京大家有个半年左右没见,大家见个面别想的那么功利。”张鹏说完后又猥琐一笑:“你挑点能说的。

保密的东西你鹏哥我怎么可能害你,能说的说,不能说的就算了。

本来我也是来申海出差,正好我们碰个头。

老实说还是羡慕你能去新芯,之前学的东西都能派上用场,哪像我去中金,之前学的东西只是买了张门票,门票到手之后那些东西基本上都没用了。”张鹏有些感慨。

他是鲁省人,身材高大长相正派,工作中都是一脸严肃,装作大人模样,陈波正是因为对方的外表在分到一间寝室后被唬住了,才主动喊哥。

“还不是你对半导体不感兴趣,交大专业对口的博士,怎么着都能去想新芯。

哪怕是汉芯事件冒出来的那年,专业对口的博士去新芯也不难。

鹏哥,你自己最后的时候写毕业论文很痛苦,说什么对芯片设计失去了兴趣,所以放弃这条路去了中金。”陈波揭穿了张鹏的虚词。

张鹏点头:“确实,新芯的待遇比中金还要强上那么一些,又在申海本地,新芯里面交大毕业的一大堆,留在新芯人脉关系啥的都能派上用场。

其他院的同学也大部分留在申海,这也是很强的助力,其实我是很想留在申海的。”

人脉关系属于是鲁省地域天赋了,天生就对这些有敏锐的嗅觉。

“老实讲中金的名头太大,如果我不是先拿到新芯的offer,我也会去投,面试过了的话我也会动心。”陈波说。

张鹏感慨:“所以说工作也像是围城,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

话说最近来找你问新芯上市的人是不是很多?”

“你知道的,我是申海本地人,身边朋友同学去券商投行部门的总有那么三五个人。

我作为他们在新芯的人脉,电话问、微信问、和你这样面谈的都不在少数。

所以你一说回申海了,碰个头,我就知道你肯定也有类似的问题想问我。”陈波属于是被问出经验来了。

张鹏点头:“确实有些问题想问问,但是也不是那么重要。

老实说这笔IPO谁能接下来,我问出来的信息能起到百分之0.1的作用都不一定。

我确实是想着大家这么久没见,来申海出差可以好好聊聊,有有价值的信息那最好,没有也无所谓。

话说你为啥没有被分到光刻机组,而是在芯片设计组?”

张鹏是交大电气工程学院搞嵌入式和电气自动化研究的,和芯片设计关联度很高,而陈波是交大光科学与技术研究所的,和光刻机的关联度很高。

但是陈波进到新芯之后,被分到了芯片设计业务板块,张鹏当时知道的时候觉得很不可思议,但是因为那时候他在准备毕业论文,没有心思问具体情况。

陈波叹气:“这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芯片设计是新芯内部工资待遇最好的部门。

因为手握移动芯片和蓝牙芯片两大杀器,芯片设计每年能拿到的总包都是最多的。

光刻机那就是苦哈哈,每年利润连芯片设计业务的百分之一都没有,年终总包只有芯片设计的7成到8成之间。

一个是待遇,另外一个是因为我确实对移动芯片也比较感兴趣,所以就在分配的时候通过考核,被分到芯片设计去。

结果谁能想到,今年光刻机业务上市,光刻机业务的同事期权这么快就能变现。”

张鹏好奇道:“新芯内部分配这么自由?

领导在分流的时候看你的学术背景会让你去芯片设计板块?”

他们在博士选课题的时候,教授都会考虑他们的技能点。

陈波说:“会有考核,考核通过后会尊重个人意愿。

老实说大家学的内容大差不差,进去之后都有适应过程,更别说我们在研究所学的那些东西,和新芯光刻机真正做的研究那真是天差地别。

我的学术背景充其量能让我在理解某些原理以及适应专业名词上更快,但能进来的都是硕士起步,谁又会差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