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联合研发机构(第2/3页)

周新不给贝瑞特思考的时间,果断说:“新芯也可以答应。”

贝瑞特说:“Newman,你可以去试试。”

贝瑞特知道这是烫手山药,他不敢接这个活,哪怕白给他股份,他也不敢接。

但是周新知道,英特尔是最好的中间人,有英特尔在中间做说客可要比去华盛顿找那帮注册过的职业说客有用的多。

关于EUV,也就是极紫外光应用在光刻机领域,曙光初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霓虹实验室,木下博夫投影了第一批EUV图像。

这一技术路线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木下博夫在1986年的霓虹应用光学年会上展示了他的结果,当时的听众绝大部分都持高度怀疑态度,说白了就是不支持。

几乎是同一时间,阿美利肯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也就是EUV LLC的联盟成员之一,该实验室的研究员安德鲁·哈里鲁克同样在会议上进行了EUV的展示,并一无所获。

但是和木下博夫相比,安德鲁很快被英特尔赞助的一位教授找上门来,让他做一份EUV光刻机白皮书,这份白皮书的重点放在EUV在光刻机领域应用的可行性,后来在英特尔的运作下,安德鲁拿到了阿美利肯能源部的赞助,由国家层面主导的EUV光刻研究项目正式启动。

英特尔是EUV LLC最早的赞助商,他们从1996年开始为EUV研究提供大量资金。

甚至是先有英特尔,后有的EUV LLC。

先有三大实验室在阿美利肯能源部主导下开始EUV研究项目,然后英特尔带资进场给这个项目出钱出力,过了一年之后英特尔发现这玩意烧钱太快,尼玛完全不是我一家公司能抗住的,于是在第二年找来了摩托罗拉。

找来摩托罗拉之后,EUV LLC正式启动,后续陆续找来了AMD、IBM、英飞凌、美光等等。

贝瑞特在EUV LLC成立的时候,他就是英特尔的CEO了,他说周新高看英特尔完全是不想接这个活。

周新说:“克雷格,我们需要坦诚一些,Chenming Hu是我的老师,他在伯克利教了一辈子的书,他很清楚EUV LLC的历史,以及英特尔在其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我甚至现在就可以打个跨国电话给南希·加西亚,或者戈登·亚诺也行,问问他们要是没有英特尔的支持,会有后面EUV LLC的成立吗?”

贝瑞特心里一紧,周新提到的两个人名都是EUV LLC这个项目中的关键人物,这两个名字别说周新,胡正明也不应该知道才对。

这不应该是一个华国富豪该知道的东西,即便这个华国富豪在硅谷有着深厚的人脉关系。

贝瑞特无奈道:“Newman,你知道这件事太敏感了,我是从麦肯锡时代走过来的老人,虽然现在阿美利肯和华国之间的关系很好,但是未来呢?

关系会一直好下去吗?未来一旦有个风吹草动,这件事的风险太大。

我只是英特尔的董事长,英特尔不是我的企业,如果英特尔于我而言,像新芯于你一样,那我可能会答应。

Newman,你之前选择把微博卖掉是出于不想沾政治的原因,我拒绝你是因为同样的原因。”

贝瑞特一边说,内心一边在思考,他猜这两个名字是华盛顿的人泄露给周新的,周新表面上不沾政治,实际上走到这个地步怎么可能和华盛顿那帮人不熟。

周新说:“我理解你的担心。

但是等到华国和阿美利肯走到那一步,不知道是未来多遥远的事情,至少上半个世纪,我们都不会看到这一幕。

等你去世之后,还有人会继续揪着这件事不放吗?

而且新芯半导体愿意接受和ASML同样的条件,甚至出让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给阿美利肯企业。

我们的决心比ASML更大。”

对周新来说,这里的出让股份只是新芯光刻机,只要能获得技术,进而垄断整个市场,他完全不在意股权在谁手里。

因为欧德宁在,所以周新没有说可以给贝瑞特个人好处,他打算私下跟对方表示,可以给他新兴的投资份额作为回报。

要知道新兴投资每年超过百分之三十回报率的项目不在少数,像贝瑞特的身份压根没有资格接触新兴的这类产品。

和麦道夫的金融产品不同,新兴投资的案例几乎都有迹可循,其中在纳斯达克泡沫破裂中的操作更是被不少商学院作为经典案例。

周新不怕对方不心动。

他要一个机会,和ASML在EUV时代继续竞争的机会。

如果英特尔这条路不行的话,那么周新还有第二个选项,那就是去燕京找大佬聊:

“新芯在光刻机领域实现了突破,但是这种技术突破是有期限的。

比如说新芯光刻机的波长大概在153nm,尼康研发的光刻机波长是157nm,我们有微弱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