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突然陡峭的曲线(第2/3页)

即便去年联想号称和英特尔联合开发电脑CPU,在社交媒体上被联想内部员工大肆爆料,说就是买了个联合研发的冠名权,实际上爆料的人没有任何证据,但是架不住网友们就是信。

失去之后才知道自己拥有的是多么珍贵,失去期待之后,杨元庆非常羡慕小米,能有消费者的支持和认可,同时还在技术研发上走出了适合自己的路。

但是他做不到,以联想的资产负债率几乎不可能转型,更别说股东方也不会让他转型搞什么自主研发,国外惠普和戴尔已经证明了这种模式是可以成功的,为什么要走更难的路?

像联想这种英特尔的死忠支持者,都出于企业经营考虑,先采购燕雀和鸿鹄芯片推出智能手机再说,就更别提其他手机品牌了。

华国的消费者是幸福的,几乎在一夜之间市面上充斥着各大品牌的宣传,声称自己即将推出价格在2000元左右的智能手机。

限制华国智能手机发展的只差一步,那就是通信网络,目前3G网络只在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和极少数二线城市铺开了,大部分地区买了智能手机也享受不了3G网络,2G网络充其量浏览文字类型的页面。

二三线城市没有普及3G网络,并没有阻挡消费者的热情,同样是手机,哪怕只是走到小米门店去用小米手机连wifi,然后下载单机游戏回去玩,也比功能机要有趣得多。

更别提小米手机自带的微信应用,在短短三个月时间迅速成为最火爆的即时通讯软件。

小米手机三个月时间卖了两百万台,这是因为小米的产能只有两百万。能从官网或者线下门店抢到小米手机的用户,转手就能加价个两百到五百卖出去。

甚至导致不少大学生一到放假的时候就跑到小米门店去排队,等小米放货。

以至于黄牛感慨自己抢不过大学生。

小米线下门店没有什么限制手段,只是排队的人每次只能买一台,以每家线下门店放货数量,不用把队排完就卖完了。

因为小米卖的太好,线下门店全是直营,数量有限,因此网上放开加盟的声音层出不穷。

“要我说小米最该做的就是开放加盟,现在这样线下门店平时每天卖一百台、周末卖五百台,真正支持小米的用户压根抢不到。”

“楼主有没有想过一件事,不是小米不想多卖,而是产能跟不上呢?”

“不管小米是不行还是说故意营造抢购的假象,我都支持楼主的说法,开放加盟,现在线下门店又少又不平衡。

有着十来所高校的江城居然没有小米门店你敢信?申海有五家小米门店,江城的第一家小米门店要等到今年7月才会在江汉路开业。

这也太不平衡了。”

“本人之前一直是开戴尔门店的,自从小米这个品牌诞生之初我就在关注他们开不开放加盟,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打电话去问他们,他们好像连一点开放加盟的意愿都没有。

小米的营销策略和销售方式和其他品牌截然不同。”

“有技术就是有底气啊,技术优势让小米可以把成本压缩,在华国走极致性价比路线压根不用担心没有用户。

你能产多少,市场就能给你消化多少。

更别说小米的售后服务几乎是有求必应,时间久但是不代表不帮你解决问题。”

“说到这个就来气,小米在江城有三家售后服务中心,却一家门店都没有。”

小米的极致定价策略让它成为了2005年整个上半年绝对的王者。

在芯片产业的优势,让小米永远都能第一个发售新芯最新的智能手机芯片,就好比后世谷歌手机永远能用上最新的安卓系统一样。

手机行业的同行们关注的是小米的火爆销售、爆棚口碑和新芯智能手机芯片的良好应用。

而互联网公司们关注的则是借助小米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强势出击的腾讯。

网易的总部在杭城,杭城就是那少数铺设了3G网络的二线城市。

网易总部大楼的三楼会议室,屏幕上是一张折线图,上面有数款应用,微信、网易泡泡、qq、MSN等等,纵坐标是用户数,时间轴则是从2001年Mphone进入华国到现在。

从今年开始,微信的用户数出现了指数爆发式增长,和其他几款应用拉开明显差距。

“从智能手机概念被新总引入华国之后,这是手机即时通讯软件用户数的变化情况。

在Mphone1和Mphone2时代,无论是Matrix的智能手机还是其他品牌的智能手机,定价最低也要五千元。

因为价格因素,手机即时通讯软件的用户规模一直在百万规模左右,微信的用户大概有五十万的用户,网易泡泡的市场份额排在微信、qq和MSN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