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踩进坑里一去不复返(第2/3页)

大佬笑道:“哈哈这确实是弯弯的一贯风格,打不过就想找家长来评理。”

这种现象随着华国各行各业的发展只会愈发严重。

“可惜他们不了解你是什么样的人,像宏力半导体副董事长是他儿子,新芯也没有因为这层关系而对宏力刮目相看,甚至宏力从新芯手上拿到的代工份额远不如中芯和华虹。”

大佬说完后面那句后,周新意识到对方在说什么,老实说不是他不想给面子,而是宏力背靠台塑集团和三星,不需要他给什么订单。

至于那位,在汉芯事件之后,他和对方就不太对付了,关系用形同陌路来形容最为合适。

周新在华国参加的金融峰会,说白了就是混个脸熟,回国这么久总得参加一些官方的活动,来展示一下存在感。

这种场合过于官方,下午搞的平行会议上,除了周新以外全是华国金融领域体制内从业人士,周新只能讲一些相对比较空的话,空不是说没有内容,而是说起不到实质性的帮助。

周新回到华国后逐渐适应了这边的生活,他的身份可以拒绝绝大部分他不想参加的活动,能把大部分时间放在研究和公司战略分析上。

周新在国内的这段时间,麦道夫投资公司和百度还有X.com都达成了合作,他们的动作非常快,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就上线发售了名为麦道夫的金融产品。

百度手握海量流量,直接火力全开宣传麦道夫,直接宣传这个人。

……

“麦道夫?从履历上看是华尔街的大人物,我们要不要考虑买点他推出的金融产品?

年收益率居然能有10个点,这可比NewPay的余额宝要高得多。”保罗,硅谷的一位房产经纪人,随着硅谷的强劲复苏,他的收入也跟着水涨船高。

硅谷无疑是周新最大的基本盘所在,他推出的互联网产品,在硅谷的用户数和支持力度一定是最大的。

为什么余额宝能卖那么多出去,硅谷这帮人手里有钱很重要。

保罗在和他的妻子贝拉说话,贝拉是某家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对金融同样只有模糊的概念:“老实说,10%的收益会不会有风险?”

贝拉拿起桌上的牛奶走到保罗身旁:“虽然它的收益看上去要高得多,但是毕竟NewPay的信誉摆在这里,我们永远不用担心Newman会破产,NewPay会突然消失。

但是一些不知名的小公司推出的金融产品,哪怕找了大人物帮他们站台,但是还是有卷钱跑路的风险。”

保罗解释道:“不不不,不是小公司,这是百度推出的理财产品。

就是做搜索引擎的那家公司,他们虽然和Newman无法比,但是也绝对不是随时会倒闭的小公司。

我认为我们可以试着放一些钱到里面去。

它这里对麦道夫的介绍显示,过去20年即便在遭遇金融危机的时候,麦道夫依然保持了100%兑付,是对冲基金行业的传奇人物。”

10%的收益摆在眼前,同时还有百度和麦道夫过往辉煌履历作担保,吸引力拉满了。

恒大在2016年前后推出的恒大理财,利率也在10个点,因为有恒大的名气在背后做担保,购买的用户不在少数,甚至连恒大内部都有不少员工买了。

麦道夫此时在金融行业的地位和履历和不亚于许老板,甚至因为过去一直在发售麦道夫理财产品,所以他的可靠度看上去要比许老板还更高。

阿美利肯人谈到华尔街都很酸,认为他们吞噬了大量利益,拿着镰刀收割全世界,后来占领华尔街运动就是这种想法在物质世界的一种体现。

但是当出现机会给他们,让他们跟着华尔街一起,享受华尔街带来的超高收益时,很难有人能够抵挡住诱惑。

贝拉从保罗手里拿过Mphone2,然后仔细扫了一眼后说:“看上去还行,我们买五万美元尝试一下。”

麦道夫线上金融产品需要实名制之后才能购买,单人购买上限是100万美元,同时还有时间限制,发售期只有短短一个月,也就是说过了这一个月就买不到了。

虽然以麦道夫的镰刀本质,后面会有各种理由再进行发售。

保罗低声说:“也许我们能多买一些,这个产品的发售期只有一个月,错过了可就买不到了。

Quora上说麦道夫还是很有信誉,而且换做是之前,我们连迈入麦道夫投资公司大门的机会都没有。

我觉得我们得抓住这次机会,一次购买,后续就会源源不断给我们带来收入。

贝拉,我们不是一直说要提高工资外的收入占比吗?这是最好的机会。”

贝拉思考片刻后说:“最多10万美元,不能再多了,这个金额已经超过我们家庭存款的百分之三十了,再高一旦有我们问题,我们很难承受这个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