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专利公开(第2/3页)

微软收购了plam这家掌上电脑公司,然后又和黑莓达成了意向,打算收购黑莓,有Mphone在前,黑莓远没有后世那么著名和畅销。

当然对微软来说,像黑莓这个体量的企业正好,有一定的死忠用户,然后又没有什么历史包袱,债务也在一个完全可控的范围内,对微软的财务状况不会造成任何负担。

鲍尔默还想收购软件公司,电子支付领域就是微软瞄准的目标。

微软内部研究过Mphone的生态,了解过MOS的自带软件,即时通讯软件有MSN,社区微软同样有对标软件。

唯独在电子支付领域,微软是一片空白,因此鲍尔默让战略收购部门去做市场调查。

鲍尔默打断道:“超过百分之十?X.com的市场份额有这么高吗?为什么我身边没有看到过谁在用X.com,所有人都在用NewPay。

还是说X.com专注于的是下沉市场?”

高管喃喃道:“这里的统计口径是用户数,X.com借助一系列的激励计划完成了原始用户的积累,如果把口径换成支付金额或者支付笔数的话,X.com的市场占有率都在百分之五左右。”

鲍尔默抱怨道:“联邦法院在干什么?这么明显的垄断行为都没有看到吗?

微软市场份额占有率在百分之八十的时候,已经被哥伦比亚起诉两轮了。”

高管见气压不对,低声说道:“联邦法院同样起诉过NewPay,但是NewPay以电子支付只是传统支付的补充部分,取得了评审团的一致认可。

如果算上传统支付的话,那NewPay的市场份额还不足百分之二十。”

鲍尔默大惊:“算上传统支付,NewPay的市场份额也超过了百分之十吗?”

电子支付是新鲜事物,短短三年多时间,电子支付能在传统支付里咬下超过百分之十的市场份额,这是一个相当夸张的数字。

高管点头:“因为NewPay不仅仅在个人端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在一些细分的商业领域,NewPay同样占据了优势。

比如说外贸,因为NewPay同时在华国和阿美利肯都有电子支付许可,他们在中间做信用担保业务占据了最大的市场份额,这一块就是不小的规模。

还有像我们和枫叶国、我们和霓虹、我们和欧洲的外贸中,NewPay都占有一席之地,正是这些外贸交易,让NewPay每年的交易金额都到了非常夸张的地步。

目前业内形容NewPay是阿美利肯的第五大银行。”

鲍尔默听完后反而没有因此而沮丧,因为他意识到电子支付领域的潜力远比他想象的更大。

能做到NewPay这个体量,这是多大的潜力,能为微软带来多大的增长,想想都美。

“X.com有涉足外贸行业吗?”鲍尔默问。

高管回答道:“也有做外贸,但是因为占比太少,没有被专业机构纳入统计口径。因为X.com不是上市公司,我们也看不到公开的数据。

只知道他们有业务,具体的量和辐射范围都不太清楚,后续我们和X.com在进行商业谈判的时候可以问他们要数据,包括正式收购前的外部审计,同样可以对这一块进行重点排查。”

鲍尔默点头:“想收购NewPay不可能,我们只能考虑排名第二的公司。

X.com也不错,他们既然能做到第二的位置,说明他们还是有实力的。

我们准备和他们谈判吧。”

“老板,唯一有点问题的在于,X.com在线下支付上有着巨大的弊端,他们的线下支付技术不是基于二维码,而是一套很复杂的技术,二维码支付的专利一直在NewPay手里没有对外开放。

X.com的技术导致他们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推广缓慢,用某位科技评论员的话来说:NewPay一天不开放技术,X.com就一天在线下支付领域毫无希望。

所以收购X.com可能和我们的移动互联网战略不是那么符合。”

鲍尔默问:“有没有可能逼NewPay开放专利?”

高管回答:“X.com、亚马逊、Ebay一直都在做尝试,但是目前为止他们都没有成功。

但是根据我们在华盛顿的消息称,财政机构的口风有所松动,有银行尝试着进入电子支付领域后,他们同样发现没有二维码寸步难行。

如果没有二维码,那银行的手机端应用只能作为一个记录类型的应用,无法进行线下支付,这会格外鸡肋。

因此根据我们的判断,即便NewPay背后有一众金融机构,但是他们依然早晚扛不住这个压力,会把二维码技术公开给其他公司使用,至少是以专利授权的方式。

所以我认为收购X.com问题不大,我们还能借机把X.com的价格压低。”

鲍尔默点头:“和他们聊吧。”

正如微软内部的对话所说,NewPay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华盛顿方面反复通过监管口径和NewPay的高管谈话,打探他们对于开放专利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