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技术的幽灵没有离去(第2/3页)

“杨总,联想和周先生旗下的小米是直接竞争关系,而新芯科技和小米可以看成是一家集团下面不同的子公司,在这样的背景下,新芯科技恐怕不会接受联想的投资吧?

联想是否会考虑自己去走周先生的产业模式?通过面向消费者的企业带动上下游供应链企业协同发展,也就是说同时做电脑、电脑核心零部件的模式。”

杨元庆反应很快:“华国的个人电脑市场不是一个零和博弈,它足够大能容纳足够多的玩家,而且我们和小米也不是直接竞争关系。

联想的产品线遍布2000元价位到上万元价位,小米只能影响到3000元到6000元之间的市场,我们只是部分竞争关系。我认为是不会影响到联想和新芯之间的合作。

第二暂时联想是不会考虑走小米、新芯这样的发展模式,因为我们没有经验,重新开始探索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远不如直接采购芯片来得划算。

随着科技的发展,企业的分工越来越明确,我们需要做的是把供应链整合起来,去做供应链该做的事情不是联想的职责,现在是高度细分的全球化时代。

我知道你们还想问为什么新总可以,我们不行,因为新总长期在硅谷创业,他在全球都具备足够的号召力,新总的名字相当于英特尔、摩托罗拉或者是IBM这种公司,光是他的名字背书就能吸引大批人才。

联想只在华国有名,我们无法吸引到足够多芯片领域的专业化人才,我们去做这种事是事倍功半,是忽视联想自身的优势,去联想不熟悉的领域和别人作战。”

这种思维说错也没错,毕竟2002年没有人能预料到未来芯片会买不到,不过联想倒是不用担心,别说20年之后,就算40年之后联想采购芯片都不会受到影响。

“杨总,我想问问您是怎么看小米,以及小米的技术实力?和小米相比,联想的历史要更悠久,而联想在技术上却没有像小米这样一眼就能看出来的核心技术,您是怎么理解背后的原因?”

杨元庆心想,这是联想的技术大会还是小米的技术大会,你们一个两个都在这问和技术大会无关的问题。

之前联想提到的关联应用,花大力气打造的智能家居没有人关心,这让杨元庆多少有点绷不住。但是由于在场全是媒体记者,他又不得不表情管理:

“是这样的,小米同样没有什么技术,技术是在新芯科技手里,新芯科技成立的时间虽然只有短短两年多,但是他们的核心研发团队几乎都是来自硅谷。

他们的技术储备要远超联想,这是为什么新芯能拥有这些核心技术最重要的原因。这是我刚刚提到的,每个企业的成功是无法复制的,联想没办法复制新总在硅谷工程师群体里的号召力。

新总能吸引大量华裔工程师、研发人员回张江来帮他干活,这是联想能做到的吗?

新总在成立初期能够不计成本,以亿为单位,以美元为单位砸钱给研发部门,联想能做到吗?根据我的了解新芯的研发投入是以十亿美元为单位,这已经接近联想的全年营收了。

以联想上个月才通过中科院鉴定通过的深腾1800服务器,我们的研发投入也才不过五千万左右,单位还只是rmb。

两者丝毫不具备可比性。”

新芯科技没有上市,在场记者们并不清楚新芯的研发投入,在听到10亿美元的投入后,记者们先是惊讶数字之多,再把这个数字和周新联系起来的时候又觉得好像也没有多少。

“杨总,您刚刚也提到了联想才推出的深腾1800,根据曙光董事长在接受采访时的回答,联想靠着挖走一大批曙光的核心研发人员,包括曙光负责研发的副总,才顺利完成的深腾1800的研发。

那联想是否有可能复制深腾1800的成功,去挖一部分新芯的核心研发成员呢?”

深腾1800,华国首个性能破万亿次浮点运算的超级计算机,由526个英特尔至强处理器、256个计算机功能结点机组成,是联想最拿得出手手的研发成果。

杨元庆不想得罪周新,即便周新旗下的企业进入了个人电脑领域:“如果在个人电脑领域,我有自信能从小米挖人,但是在芯片领域,我丝毫没有信心联想能从新芯挖人。

我们在芯片领域连门都还没入。”

联想的legend world大会办的华丽,效果却很失败,没人关心他们推出的关联应用概念,也没有人关心他们才推出的超级计算机深腾1800,大家都在关注新芯的技术实力到底有多强。

小米的模式对所有华国的电脑企业都是一个冲击,借助自建供应链,小米能够把成本压缩到极致,而通过线上加线下的营销方式能够迅速搭建起遍布华国大部分地区的营销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