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去狮城的目的(第2/3页)

因为我在86年的时候是担任狮城贸易与工业部的部长,我很了解集成电路行业,最早做芯片代工的地方是香江,香江最早有三个小厂专门帮IBM做一些芯片代工生意,第二个开始做芯片代工的是狮城。

狮城在1968年的时候,狮城的国家半导体成立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始涉足芯片代工行业,我们开始接来自德州仪器和IBM的一些芯片组装和测试的工作。”

在华国互联网上你只能查到这家早已注销的企业叫狮城国家半导体,实际这家公司的全称是国家半导体有限公司,68年1月成立的,最早的办公地点在滨海湾金融中心大楼。

狮城的国家半导体主要是做集成电路领域企业投资,在历史中发展的远不如预期。

李显隆继续说:“后来我接手贸工部之后,我同样意识到集成电路的重要性,86年的时候个人电脑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全球芯片贸易市场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在增长。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摩尔定律是对的,集成电路作为当时最为人瞩目的朝阳行业,狮城也不例外希望在这场芯片竞争中成为占据先机的国家。

我86年接手贸工部,87年成立了特许半导体,特许半导体专门做芯片代工,客户包括AMD、英飞凌、IBM和三星等等。我们一度是仅在台积电和联电之后的芯片代工厂。

2000年的时候狮城的制造业总产出里超过一半来自于集成电路以及与集成电路相关的行业。

但是随着互联网泡沫破裂,这几年狮城的芯片产业很不好搞,说的直白一些狮城在这一领域没有优势。

霓虹有技术优势,高丽有配套产业优势,弯弯有人力成本和规模效应的优势。

狮城则什么都没有,加上华国在去年加入WTO之后,狮城在关税上的优势也没有了,华国在人力成本上的优势过于明显了。

在互联网泡沫破裂前,即便人力成本、设备折旧、生产线更新等等一系列的成本,芯片代工依然是不错的制造业。

随着互联网泡沫的破裂,狮城的芯片代工失去了性价比。

今年开始,因为新芯科技在华国的成绩不错,我们同样关注到了,特许半导体内部已经在做调研,打算把新的芯片生产厂落到张江去。

我们已经在和贝岭谈,打算和贝岭联手建一座8英寸的晶圆厂。”

申海贝岭从弯弯的联电手里获得技术转让和设备支持,他们最早的规划是建6英寸晶圆厂后来改成8英寸晶圆厂,这导致投入需要增加,原本的投资方不愿意,狮城的特许半导体打算接盘。

周新说:“芯片涉及到的上下游行业有太多太多,芯片制造结束后还有封测,我们把代工和封测看成一个整体的话,芯片代工可以看做是芯片制造最后一个部分了。

刚刚听完李先生的介绍,我能听出你在这方面确实很有认识,至少是从产业投资的角度深入了解过这一行业。

在我看来,狮城做芯片代工确实不具备优势,光是你们的淡水要受制于邻国就决定了,狮城在芯片代工领域无法扩大规模,形成规模效应。

我认为狮城只适合走两方面,第一是专注于最前沿的芯片代工,把中低端产能放在华国。

中低端产能华国有能力有意愿承接。而和狮城相比华国受到的限制太多,拿不到最先进的设备,但是狮城可以,狮城可以专注最先进的芯片代工。

这样双方可以形成合作互补。高丽和弯弯都不可能和狮城合作,他们都有能力也有意愿把整块蛋糕吞下。

只有华国由于阿美利肯的忌惮,可以和狮城合作。

比如现在狮城建最先进的90nm制程晶圆厂,等到制程进步到了65nm、45nm、28nm的时候,之前的晶圆厂逐渐落后,等设备折旧完成之后可以整体搬迁到华国去。”

弯弯地区有不少半导体企业都是把落后设备整体搬迁回大陆,像联电、力晶、茂德科技等等都干过这事。

当设备折旧完成后,搬迁成本小意思了。

汉芯造假的事情不仅在华国内部闹得沸沸扬扬,因为牵扯到周新的缘故,在海外同样引起了关注。

海外的关注点集中在周新和华国方面的蜜月期是不是要结束了,双方的合作是否依然会继续。

李显隆同样很清楚汉芯以及周新对汉芯的态度,他没有想到汉芯并没有影响到周新对华国的战略定位和对华国芯片行业的扶持。

这让李显隆更加重视周新,如此年轻的年纪就能戴着多张面具自如切换,在公开场合的愤怒和不满看来只是表演。

李显隆说:“我明白周先生你的意思,我们本来是有考虑过,我们把最先进的芯片代工定义成高端,最大的问题在于我们不一定能够获得足够的订单,让设备满负载的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