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给华国互联网人的建议(第2/3页)

杰克马回答:“我知道,阿狸的下一轮融资有没有可能采取同股不同权的模式?”

他显然对杨致远提到的那套同股不同权的模式更感兴趣,因为阿狸现在做的是B2B的业务,这套业务模式决定了他们需要大量资金才能玩得转。

大量资金意味着需要多轮融资,整个华国是巨大的市场,多轮融资才能在B2B的电子商务市场上拥有主动权乃至取得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因此杰克马知道,即便他们找到盈利模式,他也避免不了创始人团队的股份被不断稀释,因此同股不同权的架构是最好避免类似事件发生的解决方案。

蔡崇信想了想:“有可能,但是我们还是得尽快找到盈利模式,只有我们越有价值,和投资人谈判的时候他们才会正视我们的诉求。

有实力的对手才会得到尊重。”

台上周新已经开始说话了,杰克马只点头不说话表示自己知道了,他不知道的是,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杨致远会在五年后把雅虎华国的全部资产转让给阿狸,并且投资10亿美元给阿狸。

命运的线在此刻提前交汇,杨致远同样不知道,台下坐着他人生中最成功的一笔投资的投资对象。

阿狸上市时,雅虎持有16%的阿里巴巴股份,价值为360亿美元。

周新调侃道:“杰瑞,你说的太直白了,你把投资人说成了洪水猛兽,你的话会被华尔街抨击的。”

杨致远说:“不不不,华尔街那帮人只会乐于看到互联网企业们能够有盈利模式,而不是靠用户数来让他们投资,现实证明了用户数并不能说明什么,没有盈利模式的用户,只是一个数字。

一旦有盈利模式,有营收和利润可以让华尔街的投资人们更快判断企业的真实价值,我这是在帮助他们。

我想过一个不那么恰当的比喻,我们是风筝,投资人是线,风筝在起飞的时候需要线给他一个牵引力,风筝在飞上天之后,这根线会控制风筝的方向,甚至成为风筝继续往上飞的阻力。”

这比喻还真能从某种程度上隐喻雅虎的未来,杨致远离开雅虎董事会前,雅虎董事会决定以每股13美元的价格出售阿狸5.23亿股的股票。

而这些股票在阿狸上市后每股价值90美元,如果不是出售了这5.23亿股阿狸股票,雅虎原本应该持有阿狸30%的股份。

这也被誉为商业史上最愚蠢的决定之一,堪比时代华纳收购AOL,而杨致远是在这笔交易中是明确投了反对票。

以至于阿狸上市后,雅虎只是投资者投资阿狸的一个中介渠道。

“这不是你要求我们给华国的创业者们说一些建议吗?我说的都是我个人的真实感受。”

周新选择把话抛给比尔:“比尔你呢?”

比尔想了想然后说:“我的建议还是需要乘早,当你有看好的方向时,需要判断这个领域处于初期还是已经成熟了。

十年前做网络论坛,很好的选择,因为当时没有多少网络论坛,但是到了今天再去做,你很难和非常成熟的网络论坛争夺用户。

在五年前去做门户网站同样很好,在今天再去做门户网站,MSN、雅虎、AOL等,这些都是你几乎无法战胜的竞争对手。

这里的无法战胜不是说你做不到比这些门户网站更优秀的产品出来,而是指,用户已经养成了使用习惯,投资人不会给这种项目投钱。

就好比现在有谁说想做知识问答社区,无论是华尔街还是硅谷,没有人会投资门户网站。

在quora刚出来的半年,整个硅谷大大小小的知识问答社区少说也有二十家,快一年时间过去了,现在知识问答社区只有quora活下来了,雅虎问答背靠雅虎还在苦苦支撑。

这个领域已经非常成熟了,在这个时间点再想去进入,用华国话说是事倍功半。”

比尔是华国通,来过华国非常多次,事倍功半甚至是直接用蹩脚汉语说出来的。

他继续说:“当然如果你能够有所创新,那最好了。创新意味着短时间内你没有对手,你会有一定的先发优势。

尽可能在先发优势期间积累用户的忠诚度。”

和杨致远相比,比尔盖茨说的就属于老生常谈的话题,他每次来华国必谈的话题就是创新。

没有等周新把话交给杰拉德,他自己就开始说起来:“和其他三位不同,我虽然也是互联网从业者,但是我是一名职业经理人,而不是创业者。

因此我也站在职业经理人的角度,讲讲我的感受,那就是要善于运用资本的力量,来助力企业的成长。

时代华纳收购quora是最好的案例,时代华纳在收购quora之前,市值仅有两百亿美元,在收购quora之后,市值来到了15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