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8章(第3/5页)

“是,皇上。”淑妃几个连忙点头,行了礼就赶紧告退,再也没有了往日的不舍。

看来今天是真的吓到她们了。

心有余悸地回到昭华殿,唐诗赶紧问春喜:“我有过敏的食物吗?”

可别像安嫔这样翻车了。

春喜摇头:“不曾听说,娘娘入宫时也没登记过。”

谢天谢地,说明这具身体对寻常之物都不过敏,至于比较小众的类别,她自己都不清楚,那就更别提其他人了,自然没法用过敏这招对付她。

唐诗安心了,用过午膳后又抽空关注了一会儿安嫔的状况。

安嫔过敏的症状更明显了,脸已经肿成了猪头,嘴巴和喉咙也红肿,什么都吃不下,只能喝点水。

而且过敏还有个特点,奇痒难耐。安嫔总忍不住想抓,最后实在是没办法,伺候的宫女只能用柔软的薄纱将她的手捆绑了起来。

不能抓,安嫔就在床上滚来滚去,嘴里发出难受的哀嚎。

实在没辙,最后太医给她熬了一副安神助眠的药,终于让她睡了过去,这才暂时消停了。

但唐诗知道这还没完。

在没有治疗过敏药物的情况下,她这情况只怕还得反反复复,不知道要几天才能结束,太折磨人了。

希望安嫔能够早日挺过去吧。

不出唐诗的预料,慎刑司那边将御膳房查了个底朝天,跟齐嬷嬷有来往的人也全查了个遍,还是什么都没查出来。

最后管理御膳房的总管被撸了,还挨了五十板子,其他的相关人员也受了相应的处罚。御膳房更是大换血,一大半的人都换成了新人,至于管理御膳房的太监换成了广全身边的小徒弟,也就是天衡帝的心腹。

除此之外,承乾宫的消息不知怎么传了出去,甚至是传到了宫外,说是安嫔误食了花生导致过敏,皇上雷霆震怒,为她血洗御膳房。

而且皇上非常担心她的病情,接连两日都衣不解带地守在床榻边亲自照顾,不假于他手,甚至连大臣入宫求见都吃了闭门羹。

宫里宫外都在议论安嫔有多么的受宠。

唐诗吃到这个瓜,甚是无语。

除了第一天,狗皇帝根本就没去看过安嫔,只是吩咐太医和伺候的宫女太监一定要好好照顾安嫔。

由此可见传言不可信。

而且她还发现了狗皇帝的一个秘密。

狗皇帝悄悄召见了暗卫,对傅太后动了手。

腊月二十七日这天,福宁行宫中,伺候的宫女和太监都已经收拾好了东西,明日就启程回京。因为队伍比较庞大,虽然行宫离京城不远,估计也要花两天才能到,正好赶在除夕的前一晚抵达京城。

这一晚,太后早早便睡下了。

可能是睡得太早,也可能是睡前喝了不少水的缘故,半夜,太后起夜,守夜的宫女连忙点亮了灯笼,扶着她去恭房。

天寒地冻的,外面寒风呼啸拍打着窗户,树枝摇曳,影子落在窗户上,显得有几分可怖。

傅太后无端端的眼皮子直跳。

她眨了眨眼,感觉可能是没睡好,也没多想进了恭房。

忽地,一只巨大的,像是野兽一样的东西扑在了窗户上,张着獠牙的巨大阴影袭来,伴随着猎猎作响的寒风,傅太后心头一窒,吓得猛地往后退了一步。

她忘记了自己在上茅房,这一退脚下不稳,重重地摔在了地上,发出一道凄厉的惨叫。

两个宫女连忙将她扶回了床上,又赶紧通知柳嬷嬷,请了太医过来。

最初,大家都以为平地摔一跤应该不太严重才对,哪晓得太医诊治后表示,傅太后摔断了腿,不宜挪动,得好好休养几个月才能完全康复。

傅国公兄弟都傻眼了。

眼看就要回京了,结果在这节骨眼上出了这种事。他们不甘心,将太医拉到一边仔细询问太后的病情是真的不能回京吗?

太医严肃地表示,傅太后伤到了骨头,必须得卧床休养一段时间。

回京好几十里地,路上颠簸,可能加重她的伤势。傅太后都五十来岁的人了,禁不起这样的折腾。

没办法,傅太后的身体要紧,他们只得打消了回京的念头,留在福宁行宫过年。

但太后摔伤是大事,天还没亮,傅国公就派了人快马加鞭回京通知皇帝。同时安排人查昨晚是什么吓到了太后,导致太后摔伤。

可查来查去都一无所获,也没可疑的人或是痕迹,最后傅国公猜测这很可能是风将树枝刮到了窗户上,看起来很恐怖,进而吓到了太后。

这只是一场意外。当然,当晚伺候的宫人免不了责罚。

腊月二十八的晚上,天衡帝接到了太后摔伤的消息。

当天夜里,他召了几个大臣进宫,交代了一番事宜,次日一大早便带了一队侍卫骑马出发去福宁行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