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 跃进号·★(第2/3页)

翌日一早,宋丽和孙有为去了码头,他们要找的是一艘叫做跃进号的船,据说赵无涯说,这艘科考船也是拿渔船改的,船老大是个经验非常丰富的老海头,名叫杜冷峰。

清早的沈家门港口热闹非凡,过去赵无涯总是教宋丽和孙有为,考古不是一个闷头苦干就能干明白的活儿,也要注意多从群众那儿了解相关的民俗传闻。许多历史虽然没能在古籍里留下踪迹,但是会一代一代由老百姓言传身教流传下来,他们考古学家能做的远不止是扎堆在一堆书里,而是读万里书,行万里路,将那些流传在民间的故事里出于历史的部分提炼出来,变成实实在在的考古发现。

宋丽和孙有为都是赵无涯的得意门生,算是继承了他衣钵的人,如今虽然出于对盗捞者的顾虑,两人无法直接大张旗鼓地在港口做走访调查,但是一路过去,两人竖起耳朵去听那些渔民们的谈话,却也从中得到了一些信息。

原来,这两年舟山近海的产鱼量越来越少,因为营生难做,许多渔民都转行去内地做生意了,有人说政府很快要出台什么政策,可能马上就没办法捕鱼了,结果到现在也没完全坐实实施的具体日子。

宋丽听了几个渔民都在聊差不多的事,这才意识到海边这两年的日子也不好过,也难怪赵无涯叫他们要提防着一点水鬼,产鱼量锐减,许多人都想着用其他歪门邪道弄钱,因此海边才兴起了水鬼这个行当。

两人去了约定的码头,远远就看到一搜新船停在靠外口的位置,在船侧漆着三个血红的大字“跃进号”,同时还有几个渔民蹲在船边抽烟,其中一个皮肤黝黑穿军绿衣服的中年人看着眼熟,正是之前赵无涯给两人看的照片上的人。宋丽和孙有为对视一眼,两人都是还没毕业的学生,接触社会接触得少,过去更是从未接触过这类渔民,宋丽脸上露怯,孙有为见状便道:“我去打招呼吧,老师不是说了吗,都打点好了,我们做自己的事情就行了。”

他说完安慰地拍拍宋丽的肩膀,直接走了上去,同那个军绿衣服打招呼:“你好,我们是四川大学的,之前说好,要用您的船。”

孙有为小心规避了考古这些用词,军绿衣服一下子笑了,露出嘴巴里的金牙来,他用力拍了一下孙有为的肩膀,豪爽道:“我是杜冷峰,事情都和我们说好了,你们也别太见外,我们这儿都讲上了船就是一家子,今天会把吃的还有淡水装船,明天检查一下,很快就可以动身了。”

宋丽想到之前赵无涯和她说的话,这时后知后觉地有点紧张起来,杜冷峰像是注意到她,也要上来和她握手:“没事儿,情况都和我们说了,虽然咱们这个船以前确实是没有女的上去过,但你们领导说了,改革开放这么久,这些封建迷信都要不得。我们兄弟几个也懂,妹子你也别见外,大哥几个都是实在人,说好的事情肯定给你们办好。”

宋丽不知该说什么,只能点点头,她抬起头去打量这艘船,发现这是一艘尖头中型渔船,通常来说最多也就能容纳十四人左右,应该是一艘当地用来在远海拖虾的渔船。

为了带他们出海,杜冷峰刚刚将跃进号重新粉刷了一遍,就连跃进号三个字都是刚刚写上去的,显得非常清楚。宋丽注意到,跃进号和一般渔船不同的就是在船头两旁还画着两只黑白分明的眼睛,就像是早期的大对船和绿眉毛船,这两只眼睛大而圆,黑眼珠正居其中,虽说画得十分粗糙,但一直盯着看的时候却又会产生一种它在回看的错觉。

似乎是注意到宋丽的视线,杜冷峰笑了一声:“这个船眼睛是我这几个兄弟要画上去的,你们是城里来的知识分子,文化水平高,应该是不信的,但是我们这儿......毕竟这么长时间了,没人敢去找这个东西,也没有人敢让姑娘上船,咱们一次性都做全了,这几个兄弟骨子里也都不是什么贪生怕死的人,但是总归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心里有点打鼓,这不是图个吉利吗?都说给船画了眼睛,船就能看清楚路,到时候我们在海上遇到什么风浪也不怕,希望这一趟能够平平安安的。”

杜冷峰还算是客气的,宋丽闻言礼貌地笑了一下,又看向在旁抽烟的其他几个人,这几人都是当地典型的渔民模样,皮肤黑,瘦,两只眼睛又非常亮,在她看过去的时候,几人也都回望回来,眼神里没有多少热情可言。

简直就像是船上画的那对鱼眼睛一样。

宋丽想着不由打了个寒颤,下意识握紧了藏在衣服下头的玉佛牌,原本就揣着心事的胸口至此不由又沉重了几分。

————————————————

一些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