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158 一百五十八章(第3/4页)

闻山长温和地看着他,道:“天下无不散的筵席,终究有这么一遭。分别之后,你我皆朝着更好的方向走去,就无悔,无憾。”

程子安笑得勉强,鼻子猛地发酸。

闻山长豁达,本来已经致仕告老,出了世,又因他这个学生入了世,伴着他远到了苦寒的云州府。

回到京城之后,身边再无如他这样的良师益友。

闻山长问了程子安接下来对云州府的安排,他一一答了,闻山长不住颔首道:“织造城这边已经走上了正轨,投入太大,眼下还赚不了大钱,假以时日,只要云州府的纺织打出了名气,对百姓来说,只好不坏。你对桑麻耕种面积的控制法子很好,不能只盯着赚钱,忘了耕种,锦衣华服可不顶饿。”

因着桑麻种植的规模,云州府的纺织,缂丝提花布料,只走精细的路子,而非靠量取胜。

且程子安建织造城的本意,在培养织娘,用缂丝布料的这块收益,支付各县蒙童班的束脩,笔墨纸砚,以及以后开办的各科学堂。

如今织造城只有织造学堂,其他如农等还不见踪影,程子安也不着急,细细与闻山长说了以后的计划:“老师,我会在这段时日拟定出来。终究是京城的人才多,待我回了京城之后,寻找合适的先生。云州府的学堂课室已建好,待织造的收益平稳了,很快就能开办起来。”

闻山长唔了声,道:“是急不得,得要云州府自己手上有银子,盼着朝廷拨付,不知要到猴年马月去。不过子安,你调走之后,谁会来接任?”

程子安道:“云州府的继任知府很是重要,要是来个如以前谢县令那样之人,云州府的一切都白费了。我早先就考虑到了这点,将宁知县叫在身边察看,培养。首先是要德行为上,能力在其次,品行败坏者,开始就走了歪道,再有本事都不行。宁知县还算不错,我会同圣上商议,让他手云州府。”

闻山长见识过无数次程子安与圣上过招,过程虽不乏曲折,最终总能达成所愿,便不再操心云州府的下一任知府之事。

“我见过宁知县几次,他做不了垦荒开拓者,胜在品性敦厚,守成尚可。我还活着,能替你看着他些。我没了,还有闻绪,闻承他们父子,能守一天就是一天,你放心吧。”

程子安听得难受至极,他却不想惹得闻山长跟着伤心,尽量说笑道:“老师,师兄也就算了,闻承你可别强迫他,他还年轻,该多出去看看,多游历见见世面,要听从他自己的意愿,可别一言堂啊。”

闻山长斜乜过来,道:“闻氏这个姓庇护了他,让他衣食无忧,能读书上学,他要自由自在,就凭着自己的本事去争取,别靠着闻氏。没有本事,能有云州府闻氏给他留下的基业,这是多少人求不来的福气!”

闻承还年少,说以后为时尚早。闻山长脾气大,程子安被他训得直翻白眼,连连告饶:“真是凶!”

闻山长哼了声,皱眉问道:“户部的曾尚书犯什么事了?”

程子安道:“户部钱粮吃紧,调不过来,他就有大罪。”

闻山长怔住,道:“钱粮吃紧,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能怪得到他头上去?”

程子安道:“曾尚书靠着恩荫出仕,我看他这些年的种种举动,他的确没什么本事,被抓出来祭天也不算冤。”

既然大周的户部钱粮糟糕到此,闻山长很是替程子安捏了把冷汗,忧心忡忡道:“那你回去之后,要如何应对?”

程子安笑道:“老师无需担忧,已经到了最坏之处,不可能再坏下去,就会触底反弹。”

闻山长想了下,道:“倒也是,我不懂钱粮赋税,你精通此道,定会有法子。”

程子安面露微笑,实则惆怅万分。

触底并不一定会反弹,可能一直留在谷底。更倒霉者,谷底还有暗流,一个不察就卷了进去。

冰冻非一日之寒,大周的钱粮财赋,其实从大周立国之初,就未曾真正缓解过。

旧权贵世家没落,新的权贵世家崛起。上百年下来,当初立国初分封的爵位,随着永安侯府的归还爵位而彻底告终。

另一方面,只凭着周氏本家的皇室宗亲,早已超过随着太.祖打下天下功勋的分封。

皇室宗亲是一方面,大周上下官员们子孙后代承荫的田亩,各种特权,才是重中之重。

日积月累下来,造成了大周的国库不堪重负,几近瘫痪的状态。

变革迫在眉睫,否则的话,圣上也不会连他的本钱都不顾了,急着召回程子安。

反正不能更坏,程子安估计圣上也在赌。

赌赢了,周氏天下继续,赌不赢,程子安会被推出来牺牲,平息众怒。

这是程子安的机会,也是他脚下的万丈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