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149 一百四十九章(第2/3页)

韩直他们是京城将作监的匠人,从皇城来的官吏,天然高云州府工匠一等。

没得到韩直他们的允许,云州府的工匠决不敢自作主张动手。

就算有程子安发话,韩直他们还是会抱团,一起排挤云州府的工匠。

程子安暗自稳了稳情绪,道;“我去同他们说一说,让他们机灵点,帮着刨木头,拉线总行,多得些打下手的,你们也能松泛一些。”

既然程子安话说到了这个份上,韩直不管情不情愿,都得应了。

徐石头张黑子等人跟着程子安走出屋,来到僻静处,躬身肃立等着他发话。

程子安一眼扫去,看到他们塌肩耷脑,既可怜,又恨铁不成钢,耐着性子道:“你们来了制造学堂,这些天可有学到东西?”

众人面面相觑,徐石头壮着胆子道:“程知府,没得韩管事他们允许,草民们不敢擅作主张。”

其余人也跟着附和,张黑子胆子要大些,还抱怨了几句:“京城的工匠瞧不起我们,连刨木花都不许我们碰。”

程子安快被气笑了,厉声道:“难道你们以前学艺的时候,也是等着师傅主动找你们?”

众人垂着头,大气都不敢出。

程子安深吸一口气,压抑着怒气,耐心道:“就是天上掉馅饼,总要自己弯腰去捡。既然你们以为京城来的工匠们是官老爷,瞧不起你们,那我就问一句,你们是要选骨气还是学艺?”

学手艺的时候,师傅骂几句还算轻,要是不小心做错了,手上拿着什么,就直接敲了过来,打得嗷嗷叫,手都肿了,还不敢告假。

韩直他们忙,顶多大声呵斥几句,大多时候都没功夫搭理他们,两相对比起来,他们当然会选学艺。

起初进纺织学堂时,身边比较有见识的老人都在说,花楼机运送进城的时候,所有人都看到了,织出来的提花缂丝,他们这些人一辈子都肖想不起。

那般厉害的技艺,哪能让外人学去,再说,学艺五年,方摸到门道,要真正学会,指不定要学到猴年马月去。

他们的年纪都不算轻了,全部成了家,还没出师,跟在师傅身后干活,一个月顶多拿到十余个钱,干活的时候能吃到个半饱。

实在是太穷,他们最后冒着被师傅逐出师门的风险,来到了制造学堂。

织造学堂没工钱,但给他们提供饭食,同样是混合的杂面馒头,多了一碗汤,新鲜干净,热乎乎,能吃饱。

既然来了就没退路,一致回答愿意继续学艺。

程子安听罢,沉着脸道:“你们既然愿意继续学,就主动点。说白了,他们看不起有何要紧之处?脸面是要靠自己去挣,本事也是自己学到了手!不管他们何种态度,你们要主动点,别傻呆呆楞在那里立木桩!地上的刨木花,清扫干净!废弃碍事的木头,赶紧搬走!早上早些去,晚上洒扫收拾干净再离开!拉锯刨木头的活,主动去做,不懂的地方,就问,眼睛脑子都放机灵点,在空些的时候问,一遍遍问,态度恭敬些,不耻下问!”

众人眼巴巴望着程子安,听得一愣一愣,木然的脸上渐渐有了反应。

是啊,机灵勤快些,像是做学徒对师傅那样,对着京城来的工匠老爷们,总能学到一二本事。

程子安再交待了几句,便让他们进屋去,他跟着回去,在外面看了一阵。

徐石头拿着扫帚,开始收拾刨木花,张黑子等人,则帮着一个工匠抬木头。

兴许是程子安在,所有人都没有出声阻拦。

午饭时辰快到了,程子安转身离开,去了闻山长的院子。

他不能时刻守着,何况,就靠这几根木头,能打破技艺垄断,等于是痴人说梦。

闻山长还未归来,院子里无人,他进去之后,干脆前去了灶房,让小徐氏加了他那一份饭食。

离开灶房走到廊檐下,闻山长腋下夹着书本,与闻绪一道走了过来。

程子安几个箭步上前,很是熟练接过闻山长腋下的书,顺道与闻绪打招呼。

闻山长问道:“花楼机做得如何了?那个方寅还没回京城?”

方寅前些时日来拜访过闻山长,用过了中午饭,闻山长借口要忙,便将他赶走了。

后来闻山长见到程子安,抱怨骂了好一通:“在府学里,见多了蠢货,着实不想再见到蠢人。那方寅虽说能考中进士,勉强算是会读书,在为人行事上,比我以前还不如!””

程子安笑道:“花楼机那边还算顺利,方寅来了好些时日,应当这几日就会回京。”

进了屋,程子安熟门熟路坐在了小杌子上,接过长山送进来的小炉茶水,捅开炉子开始煮茶。

炭火燃起来,程子安伸手烤着火,闻山长看了他好几眼,对闻绪道:“去换袋炭来,我闻着这个炭,呛鼻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