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135 一百三十五章(第2/3页)

程箴皱眉沉思,道:“既然这样了,今年多少总要交一些。”

程子安拆着闻山长的信,满不在乎道:“到时再说吧,云州府的商税就那么一点,谁也不知道今年的粮食收成如何。”

程箴长叹了口气,“惟盼着今年风调雨顺了。”

程子安看完信,一下怪叫起来:“这老头儿,真是急得很!”

程箴被惊了跳,赶忙问道:“怎地了?”

程子安将信递给他,笑道:“老头儿在信上说,大年初二就从京城出发来云州府。林师母与他一道前来,还有闻师兄,也被他押了来,说是在国子监教权贵子弟,腰都软了,不值当,不如来云州府当个真正的夫子,教书育人。”

闻绪要来,长女已经出嫁,妻子徐氏与小儿闻承也要随着他前来。

云州府如何能与京城相比,闻绪被闻山长勒令辞了国子监的差使,不知心中可会不悦。

还有徐氏与十二岁的闻承,离开京城到穷困的云州,他们可会习惯。

程子安犯了一会愁,就将这些抛在了脑后。

来都来了,先安置他们再说。

云州府的府学就在府城,离府衙很近,坐骡车约莫一炷香的功夫。

程子安道:“阿爹,阿娘在府城,给她带个消息,让她帮着在府学边赁间宅子,先收拾规整一下。银子我自己掏,哎哟,要是只老头儿与师母两人,就住在府衙后宅,这笔钱就能省了。”

程箴失笑,道:“这钱可不能省,闻绪也就算了,还有徐氏与闻承呢。”

程子安怏怏道:“可不是。阿爹,你看,做贪官多爽,哪需操心什么宅子,钱财,自有人送上门。”

程箴闲闲道:“后悔,晚矣!”

程子安将快掉出灶膛的柴火往里面踢了踢,伸了个懒腰,道:“阿爹,时辰不早了,再去下两间地窖,我们就回县衙去。”

父子俩天天去下地窖,过了两天,又下了一场春雪。

连续几场春雪之后,天气逐渐暖和,春雪开始消融。

云州府各县的沟渠水利,正式开始修葺。

往年服徭役,休说工钱,粥饭都需得自带。

这次不同以前,每人一天有两个大钱,还提供三个杂面馒头,飘着蚂蚁大小肉粒的热汤管够。

有钱拿,有饭吃,这个时节尚躲在家中避寒的汉子们积极得很,不用胥吏差役吆喝鞭笞,主动干得热火朝天。

闻山长一行的车马到了云州府境内,从车窗往外看去,惊讶连连:“老婆子,你快来瞧!”

林老夫人赶路疲惫,撑着头埋怨道:“外面冷,快些将窗关上,你一把老骨头不怕冷,我还怕呢!”

闻山长被骂也不生气,眉毛胡子乱颤:“老婆子,你看那个汉子,光着膀子在挖土!”

林老夫人立刻凑了过去,道:“哪儿有光着膀子的汉子?”

闻山长不悦道:“你就听到了光膀子的汉子!”

林老夫人不搭理他,往外看得津津有味,道:“还真是,到处都在挖沟渠,老头子,你瞧,那里挖了好大的一方土,可是要修蓄水的水塘?”

闻山长抛开光膀子汉子,给林老夫人解释道:“水塘修在离河不远处,在雨水多的时节,可以接雨水蓄水,也可以从河中引去河水蓄水。要是遇到天旱,水塘的水就可以拿来灌溉庄稼,能抢救一些收成。要是遇到洪涝,只要不连续暴雨,沟渠畅通,也能避免庄稼被淹。”

林老夫人不解道:“云州府穷得很,我看这些汉子干活都勤快得很,他们饭都吃不饱,哪来的一身力气?”

闻山长抚须,颇为自得地道:“这云州府的知府,可是子安!”

林老夫人愕然了下,旋即笑起来,道:“倒也是,子安这小子,他鬼主意多得很。”

闻山长纠正道:“子安可不是鬼点子,他那是聪慧,我教出来的得意学生,聪慧随了我!”

林老夫人不留情面,当即淬了他一口:“呸!真是爱给自己的老脸贴金!”

闻山长敢怒不敢言,两人一路拌着嘴,到了府城。

程子安迎出两里地,等到他们互相见礼之后,闻山长离开自己的马车,坐上了他的骡车。

上车后,闻山长就迫不及待问道:“府学真有那么糟糕?”

程子安一摊手,道:“老师,吃不饱穿不暖,脑子跟塞满了土一样,哪能读什么书啊!”

闻山长追问道:“现在能吃饱穿暖了?”

程子安老实道:“不一定,争取吧。不过老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你要有心里准备,不能一蹴而就啊!”

闻山长白了他一眼,道:“十年,我不一定活得了这么久。不过无妨,还有闻绪,闻承,子子孙孙传承下去,闻氏就扎根在此了。”

程子安认真问道:“老师,你可问过大师兄,闻承他们可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