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122 一百二十二章(第2/3页)

“程老爷。”谢县令心里那股恨意,如何都压制不住,拼命往外冒:“听说你当年在明州府,才名远扬。可惜脸上受了伤,绝了科举出仕之路。要是你不意外受伤,说不定程知府的这份风光,就属于你了。你如今只是个幕僚,风头被程知府压了下去。程知府虽说是你儿子,到底不是自己,程老爷,实在可惜啊!”

程箴头也不回,爽朗笑道:“谢县令,你这些话,挑拨不了我。因为你不明白,究竟该为了何而读书,当好官,做好人有多难。我可做不到,子安做这些,并非风光,而是累,艰辛,生死难料的艰辛。”

谢县令一头雾水,见程箴说得云里雾里,他头疼得很,干脆不去深思,拣着自己关心的问题,试探着道:“程老爷,还有其他的县呢,程知府可有何打算?”

程箴如何听不出谢县令心里的那点不甘,想着要拖其他县下水的意思,程子安当然有打算想法,他亦没必要透露,笑而不语。

谢县令暗自琢磨,死道友不死贫道,上前一步,小声道:“党山县的高县令,那是富得流油。府城的胥吏,李钱粮家中也有良田上百顷,他是钱粮吏,缴纳钱粮的时候,随便动一下手脚,自己家中地该缴纳的钱粮就出来了。”

程箴不动声色听着,道:“谢县令以前做过知府,对云州府很是了解。唉,谢县令,你依旧是高武县的县令,是官身,这前程的事情,谁能说得清楚呢,以后说不定还有大造化。”

谢县令能隐忍,就是盼着以后能翻身,听到程箴这般说,仿佛吃了一剂定心丸,心里的巨石顿消。

“就当做花钱消灾。”谢县令暗自琢磨,开解自己。

程子安是为了百姓不假,已经有了富县,如此大张旗鼓,不过是要做出惊天动地的政绩,早些回到中枢罢了。待他回到中枢,自己要是得了他的看中,以后云州府的知府,还是会落到他的手上。

养肥了的云州府,呵呵。

谢县令想着想着,差点没能笑出声。

天色渐渐暗下来,府衙后衙灯火通明了一整夜。

程子安没多久也来了,莫柱子去外面买了馒头汤饭回来,几人随便对付了一口,就开始了忙碌。

饶是李钱粮见多识广,清点了谢县令交出来的家产,还是惊得目瞪口呆。

黄橙橙的金饼子,一锭锭雪花银,宝石,珍珠,字画。

程箴面色寻常,看似早就有所预料,并未有半点吃惊之处。手下不停,字迹工整清晰,一一造册登记。

程子安在一堆堆匣子上,贴上封条,让老张寸步不离守着。

走出书房,外面的天空已经由深青转成了淡灰,东边天际,钻出一团红云。

又是一个艳阳天。

程子安算了一下,再过半月,富县最早种下的一批小麦,就该收成了。

不过最早种下的那批小麦仗势不好,还是后面有了耕牛种子后,小麦仗势明显要好很多。

李钱粮整夜没歇息,早累得眼圈发黑,脸上油光光,见程子安没去歇息,他也不敢走。

程子安道:“李钱粮,账册照着我给你的做,依样画葫芦填进去,数额算准确就行,你们以前所用的记账方式,就不要用了。”

李钱粮想到程箴所用的记录账目,先前他问过一句,程箴解释了一下,他当时没听懂,因着大家都在忙,他就不便多问。

这时听到程子安提出来,趁机赶紧道:“程知府,以后府衙的账目,要是皆采取此种记账方式,恐还得请程知府或者程老爷,仔细教一教。”

程子安道:“行,待空一些,我与阿爹抽出空来教你们,你们都是积年的老手,肯定很快就能学会。”

老账房教徒弟,可没这么简单,教会徒弟饿死师父,不经过八年十年的学徒,伏低做小,休想学到一丝真功夫。

能不花一个大钱学到新的记账本事,李钱粮当然高兴得很,马上作揖道谢。

谢县令木着脸站在一旁,将李钱粮祖宗八代都骂了无数遍,暗自鄙夷不已:“狗东西,马上就轮到你了,到那时,老子定要放三天三夜的炮竹庆贺!”

李钱粮道完谢,犹豫着道:“程知府,府衙的账目,要上交到朝廷的户部,与户部对接。云州府的账目与以往的不同,户部那边,恐有些麻烦。”

程子安道:“无妨,等以后要交账的时候再说。”

李钱粮与谢县令都诧异了一下,听程子安话里的意思,他没打算向户部交账。

身为云州府的知府,不向户部交账,他这个知府,如何能做得下去?

以前的云州府交的那笔烂账,户部都不稀得看,收到的几颗粮食与一些钱财,还没他们要的赈济多。

户部敢要问程子安要账,他比云州府以前的知府难缠多了,又不是没到户部讨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