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96 九十六章(第2/3页)

先前程子安向圣上提议过,进入工部的官员,要多加一道考试。

提高“工”的待遇,地位,才是能推进大周往前进步的关键。

“工”涉及到方方面面,并非只有造桥修路修屋的匠人,还包括如匠作营中,制造兵器的匠人,改进农具,粪肥,种子等等,都属于匠作一类。

假若大周某个百姓发现了能增加产量的种子,当地的官员会拿来当做政绩,献给圣上,写一篇马屁文章,歌颂祥瑞等等。

其余的诸如此类,百姓都会受倒褒奖。

但是最后的情形却是,朝廷限于认知,并未正确对待。

要不好大喜功,大力推广,要不就成为了某些官员牟利的工具。

程子安前世从未接触过种地,但接触的资讯多了,他清楚仅仅发现能增产的种子,也不能一下就大力推广。

气候,土壤等不同,一样种子种出来的庄稼,产量肯定不同。

何况,种子需要更新换代,不断培育改进。

河道河工同理,不通算学的官员,进入工部做事,涉及到专业,哪怕再清廉也没用。

朝廷才有这个实力,会用心去培养专门的人才。

毕竟,没有哪个皇帝,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天下江山太平安稳,粮满仓。

朝堂上下血雨腥风,程子安在水部,清清静静与章郎中一起,交流着各种经验。

章郎中最近好似返老还童一样,每天都有花不光的精力,拿着夏郎中交待回来的差使,琢磨了半天,跑到程子安的值房,不解问道:“程侍郎,你都没去翻工部往年的记录,从何处看了出来,夏郎中的差使,是他胡编乱造?”

快过年了,京城下了几场雪,程子安脚底踩着熏笼,依旧感到冷飕飕。袖在衣袖里的手,程子安都不舍得拿出来,探出脖子一看,道:“你看总体的河道面积,一共才多少,他所填写的土方数,种植的草皮,都快能将河填平了。”

章郎中一下就明白了过来,程子安先前教过他,数据都相辅相成,一项不对,会影响到其他的数据。

章郎中沉声道:”夏郎中这错,出得也太明显了些。”

程子安笑了下,不以为意道:“用了那么多银子,钱花到了何处,总要有个交待吧。夏郎中是顾着银子的去处,只能尽力将要花钱之处夸大了。”

山川河流的面积,各个河段的情形,却无法更改,涉及到江山舆图,一篡改就是死罪。

章郎中一想也是,他盯着纸,还在不断琢磨,程子安道:“到吃饭的时辰了,章郎中,你先去用饭,等饭后再说。”

吃饭是程子安的大事,章郎中忙告退,回到值房等着膳房送来。

官员们亲自走去膳房用饭,与颜面身份有损,膳房里还是只有程子安前去用饭。

章郎中这方面的想法少一些,他主要还是为了省下功夫,想多做些事。

程子安裹得严严实实,朝着膳房走去,琢磨着这种天气,得吃个热气腾腾的锅子才好。

夹道里的积雪堆在两边,穿堂寒风呼啸刮着,程子安捂住口鼻还是挡不住,打算转过身,背对着风倒退走。

刚一转过来,程子安便看到夹道口,明九同施二一起跑了过来。

施二同程子安在上次益州之后,就再也没见过面。

明九不知是与施二认识更久,关系更铁,还是因为明相的叮嘱,他也与程子安疏远了。

程子安身边的纨绔玩伴,彭虞祁隼郑煦丰几人,彼此还有往来。

最近朝中局势紧张,户部与吏部,已有两个郎中被罢官抄家,蓟州府的知府,在押解京城途中。

纨绔们低调了许多,程子安同他们见面并不多。

在这里遇到明九与施二,程子安还挺意外,大大方方朝他们颔首打了招呼,继续退着走。

明九与施二两人对视了一眼,明九咳了下,拱手见礼,道:“你为何这般走路?”

程子安瓮声瓮气答道:“风吹得太冷了。”

明九听得笑了,这一笑,尴尬冲散了不少,道:“瞧你穿得也不少啊!”

施二这时插嘴道:“定是没穿皮裘,不挡风。”

程子安脚微动,掀起衣袍下摆一脚,露出里面的皮毛,道:“穿了。”

明九追上来,笑道:“既然传了皮裘,为何还怕冷,竟跟那小娘子一样娇滴滴!”

程子安翻了个白眼,转过身往前走,道:“我最近动得少,身子虚,要畏寒些。”

明九眼珠子微转,道:“朝堂那般大的阵仗,你难道没看见?”

程子安侧身对着他,眼珠左右转动了下,道:“看见了。”

明九看得想发笑,想到自己的来意,忙憋住了,问道:“既然看到了,你有何想法?”

就说他们肯定不是来膳房吃饭,而是来偶遇他呢!

程子安微微笑起来,道:“我是水部的官员,这些与我八竿子都打不着,我能有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