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72 七十二章(第2/3页)

就算不畏强权者,抓到了主事者,因为有官身护体,最后也不了了之。

读书,读书,读书。

程子安真笑出了声。

平步青云,登上权利的顶峰,光宗耀祖,连地里的祖宗都被追封,风光无限。

啊呸!

臭狗屎外面糊一层金罢了!

程子安倒了清水,磨了墨,唏嘘叹息,提笔写了起来。

此生惟愿,他不做臭狗屎,不成为立在百姓头上,吸他们血的帮凶。

程子安选择了中规中矩的文章。

中规中矩中,他选择了非常见的方式,将每一种措施,分成了一二三来阐述,分析优劣势,以及将会面对的困难与意外,如何补救。

茅厕动静不断,有人不知是吃了凉饭凉水,肚子拉得惊天动地。

幸亏程子安耳朵里塞着细棉,不然的话,他还以为是山洪暴发了。

不小心写错了一个字,程子安也不急,时辰还充足,他再誊写了一遍。

虽说答卷考试糊名,会誊抄之后再由考官审阅,程子安还是尽力做到万无一失。

说不定,他能考到状元,试卷裱糊起来,供以后天下读书人传阅呢?

滴答滴答,用力嗯声,时断时续。

在胡思乱想中,程子安还能一边老神在在点头,判定这个人的前列腺有问题。

一天考试终于结束,程子安照着老规矩,在中间交卷,走出考场。

今天外面的天气,比昨日更差劲了些,又下过了一场春雨,贡院门前的地湿漉漉,脏兮兮。

与昨日相同的是,考生们脸色青白,连交谈都没了力气。一走出来,仆从们奔上前,搀扶着他们,又是递热茶,又是披厚衫。

孙仕明与程子安前后脚出来,他看上去比昨日的气色好了些,神色间隐着一股亟待冲出来的得色,问道:“子安,你觉着考得如何?”

程子安道:“不清楚,要放榜才能得知。”

孙仕明笑了出来,道:“你如何能不得知呢?都是考的策,策乃当官之道,若是不懂,如何能做好官?”

闻山长与程箴一起走了上前,听到他们的对话,闻山长不客气横了孙仕明一眼,问道:“子安,你今日的座位?”

程子安袖着手,吸了吸鼻子,抬着下巴道:“老师,你看我鼻孔,都被细棉撑大了。”

闻山长脸色一变,咬牙就要怒骂。

程子安上前,搀扶着闻山长的胳膊,道:“老师,老头儿别成日着急上火的,当心身体。”

闻山长伸手就敲了下去,程子安机灵一躲,顺手还接过了莫柱子递来的热茶,一口气吃了个够。

孙仕明听不懂他们的对话,一脸茫然跟在身后,咕哝了句:“小小年纪,哪能懂得民生经济,哼,这种策,才是看真本事的时候。”

回到家用完饭,程子安道:“阿娘,你给我衣袖里,缝上一些细软的布巾,布巾用香料薰一熏,一定要熏得浓一点。”

崔素娘虽不解,不过也没多问,忙着去准备了。

程箴皱眉,道:“难道,你明日还会坐在茅厕边?”

程子安道:“未雨绸缪嘛!权贵人家都熏香,我也要学着他们雅一雅。”

闻山长骂骂咧咧,不过,他想到程子安在策论文章上的厉害,又将那股子气压了下去。

最后一天考论。

程子安进门时,检查考篮的官吏,来回翻看了好几次,上下来回打量着他。

程子安大大方方,任由他们打量。

想收他的细棉与橘皮,真是天真!

检查的官吏最终将考篮还给程子安,放了他进去。

已经不用猜测,程子安再次坐在了茅厕边。前两日在东侧,今日在西侧。

郑相进了考场,眼神先在程子安身上扫过,见他规规矩矩坐着,装作不经意移开了目光,开始宣读规矩,发放考卷。

论是根据经史的内容,写阐述的文章。

论也是五道题目,一共要写五篇文章。比起昨日的策来说,要简单一些。

不过,文章不好写,首先是破题,破题破歪了,就离题三万里。

破题是基本,文章讲究结构,起承转合,要写得精彩,合乎考官的胃口。

要想考到一甲,还必须合圣上的胃口。

程子安先扫了一遍题目,这次的经史不如帖经墨义晦涩偏僻,算是比较大家熟读的篇章。

比如“晏安鸠毒,不可怀也”,意思是享乐好比是饮毒酒,人不能贪图享乐。

程子安想到了郑相明相大长公主府的精美点心,看似随意布置的宅邸,这份随意,却远比金碧辉煌还要昂贵。

至于皇宫内苑,程子安尚未去过。不过,他根本不用看,每根脚指头都清楚,那是天底下最富贵的所在。

程子安暗戳戳想,其实,出“掩耳盗铃”还比较应景些。以后他要是当了主考官,必须出这道题,人要有自嘲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