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34 三四十章(第2/4页)

崔耀光讪笑不做声了,糖年糕的确是程子安出的银子。

程子安见完礼,就走到崔素娘身边,伸出手,任由她轻抚手心,确认自己没被冷着冻着。

许氏问道:“热闹都散了?”

崔耀光道:“散了。”接下来,绘声绘色说了项家的热闹。

许氏听罢,说不出什么心情,只叹了口气。

方氏冷声道:“都是活该!毛氏先前的那些算计,只怕要全落了空。”

许氏眉头紧皱了起来,愁容满面。方氏自知说错了话,忙去宽慰她:“大嫂,你别......”

崔耀光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方氏了解自己的儿子,立刻唬着脸,道:“一边玩去,大人说话,你在一旁凑什么热闹!”

似乎想起了什么,方氏一拍腿,道:“子安这次又考了好成绩,回屋去跟着子安好生学习,让他指导你的功课。”

崔耀光怪叫道:“阿娘,你侮辱我!”

程子安乐得哈哈笑,崔素娘忙拍了他一下,笑道:“二嫂真是,子安才读几天书,哪能教得了耀光。”

方氏认真道:“子安以前学习不好,听二郎说,他就是没将心思放在学习上,如今他懂事了,学习一下就追了上来。老三成日就知道偷玩,就算子安教不了他的功课,教他懂事上进绰绰有余。”

崔耀光听得暗自翻白眼,拉着程子安慌忙逃了,方氏还在身后不放心喊:“回屋去学习,别跑出去疯玩。”

两人穿过两家院墙上开的月亮门,前去崔武家。

“阿娘真是啰嗦!”崔耀光边回头边悻悻道:“以为我不知道,阿娘一时嘴快,说漏了嘴。她想说项三娘子先前在议的亲事肯定黄了,再回头找上大哥。大伯母也在担心,她们要急着商议对策呢。”

程子安不置可否,回到崔耀祖的屋子,舒舒服服躺在椅子里闭目养神。

崔耀光学他那样躺到旁边的椅子中,脱掉鞋子,将脚搭在书桌上,将他许久都没翻过的《中庸》,压得皱巴巴。

想起先前方氏的话,崔耀光的脚动了动。

告假不用上学,这些天他过得无比的快活,书是一次都没翻过。

冬至后总得回私塾去读书,在过年放假前,会进行一次考试。

要是考不好,回来免不了方氏的一通唠叨,崔武说不定还会动家法。

大过年的,真是!

崔耀光撑着椅子扶手,双腿在空中划了一道弧线,轻快落地,拿起《中庸》翻了下,将书朝程子安怀里一扔。

“醒醒,你二舅母说,让你指导我学习。”话音一落,崔耀光像是想到了什么,赶紧道:“学习太麻烦,你只教我如何能考好的诀窍就行了。”

别的程子安不敢保证,应付考试,他已经有了一定的心得。

比如这次雇用闲汉喊话的钱,就是靠着他押考题的本事,从辛寄年处赚了来。

崔耀光是他的表哥,帮他押题就不要钱了。

程子安拿起书翻开一看,眼前开始冒星星:“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

程子安将书递到崔耀光面前,满脸疑惑求解。

崔耀光正目光灼灼,期盼地看着他,见状低头扫了一眼,再抬眼迎向程子安的视线。

两人四目相对,然后装作若无其事转开了头。

程子安放下书,崔耀光绝口不提。

学渣对学渣,程子安读不懂《中庸》的这篇文,崔耀光上学不用心,同样不懂释义。

不过____

程子安试图拯救一下,问道:“你们私塾已经学了那些经史?”

崔耀光满脸傻呆:“啊?”

府学要学习四书五经,《春秋》与《大学》《中庸》这些都一并在学。

蒙童班学习经义的时间不长,《中庸》尚未学到先前程子安翻到的那篇文,不然,他不至于完全看不懂。

程子安看到崔耀光的反应,甚为亲切,学渣都这样。

什么?已经学过经史了?

程子安忍不住笑了,问道:“你先前的考卷呢?”

崔耀光眼中的迷茫加深了些,继续啊,“考卷?考过就丢了,还留着作甚?”

程子安无语望天。

一问三不知,这就没办法了。

私塾与府学的学习进度不同,先生偏好也不同。

说到底,四书五经所考的内容,全部出自书本,考题万变不离其宗。

程子安这次考试能大显神通,是从程箴书房里,翻出了以前他在府学读书时的考卷,再根据他们如今所学的内容,绞尽脑汁对比以往先生所出的考题,押中率高达八成。

崔耀光已经在学策论写文章,对此,程子安更爱莫能助了。

屋子里诡异的安静,崔耀光将书推得远远的,重新躺回椅子里,打了个哈欠,含糊道:“回家不好,早早就被叫了起来。困了,我们睡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