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33 三十三章(第4/4页)

毛氏知晓他放假,便没来叫他起床。项伯明等到毛氏与项三娘都去了前面铺子,用凉水匆匆洗漱完,摸去了毛氏的西屋,从箱笼里翻出了毛氏藏好的匣子。

匣子里装着宅子的地契,上面加了两把锁,钥匙毛氏从不离身。

项伯明用力扯了几下锁,匣子是毛氏的嫁妆,做得很是结实,锁纹风不动。

项伯明恼了,将匣子举起来,狠命掼在地上。

匣子在地上滚了几滚,只角落掉了些漆,仍然完好无缺。

项伯明俯身捡起来,左看又看,捧着匣子到了院子里,放在地上,搬来压腌菜坛子的光滑石头,举过头顶就要砸下去。

这时,毛氏尖叫传来:“你在作甚?”

眼前的匣子,就是化成灰毛氏都认得,里面装着家中宅子的地契。宅子是她的安身立命之所,每天都要看过才能睡得着。

毛氏俯身去夺匣子,项伯明被她的喊叫惊了跳,手上的石头掉落,擦着毛氏的额头滚在地上。

“啊!”毛氏一声惨叫,额头的血汩汩流下,软软倒在了地上。

项伯明吓傻在那里,项三娘子在前面铺子听到毛氏的叫喊,将包好的蜜饯着急往客人手上一塞,转身往后院跑。

“阿娘!阿娘!”项三娘子看到毛氏倒在血泊里,怀里还紧紧搂着匣子,她吓得面无人色,对呆怔在那里的项伯明喊道:“还不快去请大夫!”

毛氏只皮外伤,血糊了一脸看上去有些吓人,这时动了动。

项伯明脑子一片空白,跟着了魔一样,弯腰从毛氏手上夺过匣子,转身就往外跑。

项三娘子认识匣子,心下明白了过来,凄厉喊道:“那是家里的地契,是阿娘的命,你快还回来,快还回来!”

项伯明只管埋头往外面跑,先前听到叫喊,好奇在门口探头看热闹的客人,见项伯明抱着带血的匣子跑出来,很是仗义,伸手一把把他揪住了:“光阴天化日之下,居然敢进屋抢劫,好大的狗胆,走,跟着我去见官!”

有路过的人眼尖看到,笑道:“他是项氏铺子的少东家,你莫认错了人。”

客人依然抓紧项伯明不放,正义凛然道:“这更不对劲了,既然是项氏铺子的少东家,他阿娘好似受了伤,他不去管阿娘,却抱着匣子往外面跑,实在太不孝了!”

项伯明一夜未眠,脑子馄饨不清,嗡嗡嗡在叫嚣不停。毛氏的血在他眼前不断浮现,怎么都理不清个头绪。只是不断挣扎。

那人忙跑进后院一看,项三娘子在呜呜哭,毛氏呻.吟着,鲜血淋漓。

“他这是打伤了他阿娘,抢了家中的匣子要跑啊!”那人失声喊道,“别放过他,送他去见官,实在是太不孝了!”

冬至时节,街头巷尾人本就多,很快,无数人围了上来。

放假进城过冬至的程子安,被崔耀光拉着,一起挤在人堆中看热闹。

崔武带着捕头很快赶来,他见身边无数人跑过,他们在卖力喊:“项伯明打伤他阿娘了,项伯明十恶不赦,不孝不顺!”

听到叫喊赶来看热闹的人,将九曲巷快堵得水泄不通。

崔武皱眉,伸手抓住了一个跳脚喊得欢快的人,将他掼在了院墙上。

那人见到崔武穿着公服,瑟缩了下,将“不孝不顺”这几个字咽了下去。

崔武眼神微动,闲闲道:“你喊得挺起劲嘛。”

那人一股脑招了:“有人发钱,喊一声一个大钱。我就是想着能为民除害,还能顺手赚几个大钱花。差爷明鉴,我是见不得有人不孝啊!”

崔武愣了下,问道:“向谁领钱?”

那人道:“我也不认识,那人眼生,一人发了五个大钱就走了。”

崔武放开了他,随意拍了拍手。

民不告官不究,他无需多管闲事。

崔武当差多年,本能觉着不对劲。

好似项家第一次被找茬起,就是有人在背后布局。

后来发生之事,一切都水到渠成。

若真是如此 ,项伯明得罪之人,着实是高手中的高手。

步步为营,几乎神不知鬼不觉,将他打入了尘埃里。

事情闹得这般大,估计明州府很快就人人得知。

项伯明不孝不顺的名声,无论如何都抹不去了。

这辈子,就永绝了科举仕途之路!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