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竹马。(第2/4页)

南弦点了点头,下楼查看,进门就见那妇人脸色泛红,这样的天气,坐着也无端燥热,手里的团扇扇得生风。

待进了门,那位少监娘子霍地站了起来,倒把陪在一旁的仆妇吓了一跳。

仆妇忙好声安慰:“娘子先坐,不必着急。”

南弦比了比手,请她将腕子放在脉枕上,再让她张嘴,果然见舌红苔黄腻,便温声询问:“夫人平时,有些什么症候呢?”

少监娘子还未说话,就先喘了两下,艰难道:“每日就是心悸心烦,无端地想哭。夜里睡不好,说定的事也是转头就忘,譬如现在,单是坐着,我就不住流汗……向娘子快救救我吧,再这么下去,我怕是活不到过年了。”

南弦忙安抚,“夫人的病症没有那么严重,且不要着急。五心发热,潮热盗汗、脉虚细而数,应当是内伤虚症。我先开几剂药,回去吃上五日就会有缓的。不过这脏躁症,还是得以养心安神为主,遇事不能焦急,看开一些,渐渐就会好起来的。”

她说的都在点子上,少监娘子与身旁的仆妇交换了下眼色,这才叹息:“我也知道心思应当开阔些,可就是……有山压在心上,哪里能看开。”

诸如这种病症,一般都是夫妇不和睦,或是家主有了外心导致的,南弦看过太多类似的例子,因此并不觉得奇怪。

但少监娘子很有倾诉的需求,主要是这份憋屈让人发疯,好不容易有个两边都认得的人,一定要好好说道说道。

她挪了挪身子,望向南弦,“向娘子,你在宫中,可为海贵嫔诊治过?”

南弦想起那位海夫人,头一次见面就给了下马威,后来阖宫娘子都召她看诊,只有这位海夫人,至今没再让她进过洪训殿。

但眼前这位是人家的亲戚,说话就得留神了,便道:“我替海夫人宫中的女官治过眼症,但海夫人身体健朗,还不曾传召过我。”

结果却换来少监娘子的一声冷哼,“心思如此歹毒的女人,竟能无病无灾,真是老天不长眼。”

南弦很意外,茫然望了望张妈妈。张妈妈也好奇,小心翼翼探听着:“夫人消消气,海贵嫔不是夫人的小姑么,怎么……”

这就打开了话匣子,少监娘子摇头不止,“我这病症就是因她得的,她是全天下最歹毒的妇人,一朝小人得志,将我们全家都踩在了脚底下。不单我,家主及老夫人,哪一位不是憋着一口窝囊气,咽不下去又吐不出来。”

所以行医就有这点异于旁人的优势,病患的心症或多或少都会向她倾诉,那些皇亲国戚的秘辛,自然也听得不少。但这位海夫人的事,尤其能引发南弦的兴趣,她还记得神域与她说过,中都侯娶了海夫人的妹妹,对于神域来说,他们一派是这建康城中最容不下他的一股势力,海夫人曾多次想从中都侯的三个儿子中认养一位做继子,都被皇后及朝臣阻止了。

饶有兴趣,南弦把药方交给了海家仆妇,让她跟着张妈妈去药房取药,自己给少监娘子倒了茶,和声劝她稍安勿躁,一面道:“海贵嫔是陛下最宠爱的夫人,在宫中很有些地位。照理说她得势,贵府上也得利,怎么弄得夫人这样愤愤不平呢?”

少监娘子急于抱怨,连茶都顾不上喝,偏身对南弦道:“我也不是逢人便说她的不是,只因向娘子是知道她的,今日才与向娘子吐露心声,算是解了我心中的郁结。人都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我们家却断乎不是这样。我家本是有爵之家,祖上因戍边有功,传了个定远侯的爵位,儿孙破例不用降等,到我们家主这辈,正是第五代。不管是照着俗礼还是律例,爵位都应当长子承袭,我家郎主是嫡长,合该他袭定远侯的爵,谁知那海听澜仗着得宠,撺掇圣上将爵位赐给了她的胞弟,那个不起眼的庶子!还将她母亲一个妾室封作郡夫人,搅乱了家中的嫡庶伦常,哪里还有天理王法!”

南弦听了半晌,实在有些惊讶,她听的怪事虽多,这种做法却还是第一回。

“也就是说,如今嫡出与庶出换了个儿,正室夫人变成了妾?”

少监娘子气道:“可不是!她母亲虽死了,可我家老夫人还活着呢。当初她在家时,我们不曾亏待她,谁知道竟是个白眼狼。如今老夫人弄得颜面尽失,日日在家抹泪,一双眼睛都快哭瞎了,让看大夫也不肯看,宁愿早些去见老家主。”

南弦只能叹息,这种家事当真是厘不清,也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知道什么是屈辱吧。

总归海夫人对自己庶出的身份很忌讳,所以才在出息之后改天换日,为自己正名。南弦不知该怎么安慰,只道:“老夫人看不开,夫人年轻,劝着老夫人些吧。名分虽重要,不及自己的身子重要,倘或老夫人愿意,找个机会把人带来,我为她医治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