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第2/4页)

她心中“咯噔”一声。

“皇帝可还是在怨哀家?”庄太后保养得宜的脸上透着愧疚,低声道:“当年哀家实在是没办法,才……”

陆崇四岁时与七岁的十皇子一起在水边玩,十皇子不慎跌落水中,陆崇要去拉他,可他人小没力气,趔趄了一下险些也栽进去。

正好这一切被德妃的宫人看在眼中,德妃看着几乎去了半条命的儿子,一口咬定是陆崇所为。

当时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跟着皇子们的内侍都被支走,水池边的油渍、以及陆崇根本推不动比他又高又壮十皇子——

小的孩童伤心的哭诉自己的委屈,不知为何连最亲近的母妃都不信他。

庄太后没有据理力争,怯懦的退了这步。她替陆崇认了错,自己主动进了冷宫,说是要赎罪。

这一去就是十年。

这段往事在陆崇登基后被传为佳话,世人皆传颂太后贤德。

殊不知,才四岁的陆崇没有母妃庇护,担着误伤兄长的罪名,被德妃刁难,先帝对他也并无照拂,他的日子比进了冷宫的太后还不如。

庄太后对他有愧,也自知他们母子间再也亲近不起来。

“母后一腔慈爱之心,朕岂会怨您?”陆崇笑了笑,神色恢复了一如既往的温和,庄太后险些自己看错了。

“陆川行所请之事朕准了。”他声音虽不高,语气却不容置疑。“朕还有事,让梁正芳送您回去。”

庄太后叹了口气,起身离开。

陆崇面无表情,仍旧回了书案前批折子,脑海中却突然浮现顾璎那日在小佛堂来给他“通风报信”时的身影。

明明看起来那样纤弱的姑娘,却有勇气对抗王府,那时她并不知道有人会帮她。

沉吟了片刻,他叫了秦自明过来。

“安排人暗中保护顾姑娘。”陆崇吩咐道:“务必保证她的安全。”

秦自明不意外天子的安排,但听到“顾姑娘”三个字时,眼皮一跳,皇上这也转变得太自然太快了。

他答应着去了,心里暗暗嘀咕。

比起称呼她为“王妃”,好像皇上称呼“姑娘”更顺口些?

是他的错觉么?

***

陆川行回府后,去寿春堂说了和离之事,自己回了书房枯坐一夜,第二日才抬脚进了正院。

他进来时,只见顾璎已经换上了在松江家里的打扮,她穿了一身杏色的衣裙,衬着她腻白的肌肤,格外的娇俏动人。

房中的一应布置俱是王府原有的,顾璎惯用的物件全被收了起来,顿时少了温馨的生活气息,明明是初夏,竟让人决出几分冰冷。

“王爷。”顾璎客客气气的见礼,一副与他没有半分关系的姿态。

“这是放妻书。”陆川行捏着手中薄薄的纸,有种重逾千斤之感。“你放心,我已经盖了印。”

顾璎道谢,接过来细细看了一遍,确认无误才收了起来。

见她已经完全不信任自己,陆川行苦笑一声,颓然捏紧了手指。

“如今王府正在风口浪尖上,你我和离的消息,我准备等等再放出去。”他低声道:“放妻书给你,你也可以搬出去住,只是暂时别离开京城。”

这个条件在顾璎的意料之中,她自己也需要时间变卖京中的产业。顾家她倒是不怕,毕竟当初他们给陆川行下药,她自有说词应对。

“我都收拾妥当了,今日就搬。”顾璎点头应道:“您若有事,只管去城东的笔墨铺子送信,至多两日我就能收到。”

陆川行闻言蹙了蹙眉,她这是要彻底跟自己划清界限?

“你搬出去后住在哪里?”他下意识追问道:“顾家给你置办的宅子,不住了么?”

顾璎摇头,轻声道:“顾家还不知道,您放心我自有去处,也不会暴露身份。”

她要安排好京中的事情,做好准备再对顾家人摊牌。她视作家人的唯有姐姐顾瑜而已,她不想让别人为难姐姐。

陆川行心头有些不快,却并未点破,只是颔首应下。

“阿璎,你那只大蝴蝶的风筝,能不能给我留下?”他眉眼低垂的望着顾璎,隐约看去竟像是有几分不舍深情。“做个念想。”

顾璎断然拒绝。

且不说那只风筝是别人所赠,陆川行还以为自己假惺惺的自作深情能打动她?

“王爷,实在对不住。”顾璎委婉的道:“前些日子我放风筝时,不留神断了线,竟让它飞走了。”

陆川行说了声可惜,没再深究。

离开之前,顾璎还要去跟太妃道别,陆川行没有多留,很快去了书房。

从正院出来,陆川行冷着脸吩咐随从道:“安排人跟着王妃,看她搬去哪里住。”

他早就有安排,在拿回郡王妃的位置后,也并不放顾璎离开。等过了风头,自己仍会将她接回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