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2/3页)

顾璎犹豫了片刻,终于轻轻点头。

从始至终,他都没问过自己一路上的经历、没解释墨松的事、没问她家里的长辈、来送她的堂哥安置在何处……

甚至没问过她这半年过得如何。

他们在一起过了三年,他无意中的神色和小动作她还是能看懂的。

陆川行的视线撞入她眼眸的一瞬间,看到了她来不及掩饰的期盼和委屈。他只得匆匆说了声“我先走了”,就起身出了门。

看着他的背影,顾璎突然有种他落荒而逃的错觉。

陆川行出了正院,墨烟立刻跟了上来。“王爷,您是回衙门,还是去京郊的县衙调阅案卷?”

他这话在外人听来再寻常不过,也是能立刻给出回答的,偏生陆川行思忖了片刻,方才道:“去京郊。”

京郊的县衙只是主仆间约定好的暗语,并非真的因为公务。

墨烟心中一动,到底还是郑姑娘在王爷心里更有份量。

既是自己回府,还要去太妃那里打个照面。陆川行抬腿去了寿春院,不过丫鬟通传说太妃累了,让王爷不必挂心,天子交代的差事要紧。

难道是顾璎惹得太妃不快?

待出府上了马车,陆川行又叫来墨烟,吩咐他去打探两人的谈话。

墨烟恭声应下。

***

别院。

“姑娘,您怎么起身了?”小丫鬟看到坐在窗边的人,脆生生的道:“您的身子可受不得风!”

来人转过头,柔柔一笑。

“无妨,躺久了想透透气。”她虽是这样说着,目光遥遥望着西边,神色中满是哀伤。

听张嬷嬷说,那个落下来的胎儿就被埋在西边的山里……

她看着郑姑娘的眼神里添了些同情,听说郑姑娘跟王爷青梅竹马早就相识,只是当时顾家逼着王爷娶了如今的王妃,两人才没了缘分。

一个商户女如何配得上王爷?

郑姑娘却不同,她意外有了王爷的孩子,却担心在王爷孝中怀上的孩子会损害王爷名誉,狠心落了胎。

郑姑娘真是个识大体的人。

小丫鬟正出神,突然记起要去给郑姑娘端药,知会了一声就跑着走了。

“王爷回城了?”待她出去后,郑柔冰突然开口道:“可曾回王府了?”

身穿青绿色比甲的嬷嬷从内室走来,低声应是。

“顾璎那个商户女对王爷竟还有些影响。”郑柔冰脸上哀伤柔婉的神色一扫而空,她冷笑道:“我为王爷失了孩子,王爷竟还抽空去看她。”

“听墨烟说,王爷确实是因公事回去的,既是回了京,总得去给太妃请安罢?听说王爷这就回来了。”嬷嬷开解了两句,又委婉的道:“姑娘,大夫说您一定要好生休养……”

郑柔冰抬手制止了她继续说下去。

“那大夫,要确保他口风严实。”她抬手覆上自己尚未恢复平坦小腹,沉声道:“无论谁问,都是四个月大的男胎。”

嬷嬷心中一颤,郑重的应是。

说完这些话,郑柔冰面上显而易见的病态虚弱,由嬷嬷扶着回了床上休息。

嬷嬷忧心忡忡看着她。

姑娘这次落胎几乎等于早产,又是用药强行落下的,整个人元气大伤。

郑柔冰却无暇想这些。

那两个侍妾是她给顾璎的头一个考验,听说陆川行身边的人说,顾璎“大度”接纳,并无有半点拈酸吃醋的吵闹。

到底是她打定主意要赖着王妃之位所以才容忍,还是她并不是个善妒的人?

自己宁愿是前者。

陆川行如今在朝中领职,不可能在别院停留太久,她要快些养好身体回到京中。

她突然有种预感,顾璎会是她最大的阻碍。

***

永寿宫。

庄太后正在跟身边的宫人说话,外面响起通传声,说是天子到了。

“这几日皇帝忙,哀家都说了让他不必过来。”庄太后口中抱怨着,唇角却是翘了起来。

宫人在一旁凑趣说着“皇上孝顺”“太后好福气”云云,很快门口淡青色的锦帘被掀起,宫人们立刻上前行礼。

身着玄色常服的男子走了进来,旋即一道低缓温和的男声响起:“母后安好。”

来人正是天子陆崇。

他身量高,因常年习武身姿挺拔矫健,又生了一张极为俊美的脸,在殿中服侍的小宫女们都悄悄红了脸。

看着贵为九五至尊的儿子,庄太后神色是说不尽的骄傲。她面上浮出笑容,絮絮叨叨道:“哀家知道你有孝心。皇帝国事繁忙,闲暇时该好生歇息才是。”

陆崇并没将太后这点“口是心非”的责备放在心上,巧言哄了太后两句,引得太后面上笑容愈发深了些。

旋即母子二人说起了闲话。

“哀家听陈太妃说起,安郡王的发妻已经到了京城。”庄太后说着,眉头也皱了起来。“听说她进京的阵仗可不小,家里亲戚都跟了不少来。”